第216章:最好的躲避是攻击(2 / 3)

去打点。”

周淑清却将银票塞进她手中,慈爱的替她整了整身上的衣裳,“日后你同珩哥儿的事母亲不会再插手了,只盼着你们好好的。”

陈琬琰捏着手里的银票心情十分复杂,她带周新月去见周淑清,确实是打着让她消停一点,安生度日的想法。

周新月太容易被人操控情绪了,她也怕王嫣然再对她耍心机,给自己使绊子。虽然她并不惧怕王嫣然,但是也不想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可是她突然变得客客气气的,这又觉得哪里怪怪的。

挥开心里别扭的感觉,她正色问道:“母亲可同王杨遗孀相熟吗?”

周新月已经将近十多年没有听到过王杨这个名字了,乍一听还有些想不起这个人。x33

“你说的是王江氏吧。”周新月想了想,说道,“从前是有些往来的,自王杨过世之后,她就带着孩子回了抚州江家祖宅,并不在京都。她二兄长倒是与你公爹自小玩在一处,很有几分交情。”

陈琬琰愣了愣,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这里女子出嫁从夫,王杨英年早逝,王家怎么会允许她带着王氏血脉回江家?

她急忙追问道:“王家怎么会同意她带着孩子回江家?”

“这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当初也算是一个流传极广的八卦。”

周新月梳理了一下思绪,有条不紊的说道:“王杨在狱中畏罪**,当时的王家家主就把她们母子三人剔除族谱,赶回了江家。江氏无错被逐,江家闹了好一阵子,最后无法就把人送回了抚州老家。江家与王家也因此,老死不相往来了。”

她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大大的简体字,避祸。

把人赶走,保王杨血脉!

王杨究竟查到了什么让人忧惧的铁证?

那她是否可以依此大胆的猜测,皇长子之事虽然过去了十八年,却一直有人在暗中调查,并且已经触到了三皇子的禁区。所以他才铤而走险动用血封咽谋害她性命,打算将十八年前的事嫁祸宣平侯府。

因为宣平侯府一旦与二皇子成了姻亲,就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

是谁在查?

沈皇后?

可是沈后已故,查案之人却未停手。

也不会是赵瑾瑜。

难道是圣上?

她不禁打了个寒战,血封咽一事已经曝出,三皇子一系是绝对不会放过宣平侯的,宣平侯一味的躲避,躲的过一时,躲不过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