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苏三嫂的话逗笑了一屋人(1 / 3)

67苏三嫂的话逗笑了一屋人

黑里镇,现在,大部分农村人还是叫“叫化镇,”只有官家人和城里人才称呼“黑里镇。”

黑里镇只比公社大一点,也就是多一条街道。

街道上的房子是那种低矮的青砖瓦房,街道上的树木全都是光秃秃的,尤如被剥光了衣服的人,等不到救助,最终在烈日下死心。

镇上卖百货的叫黑里镇百货大楼,是镇上唯一的三层高楼。

这个百货大楼,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说在几百年前,黑里镇出了一个状元,这个状元为了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专门修建了这个百货大楼,方便父老乡亲们买卖东西。

听说在状元的村庄里,还修建有状元府邸。

苏大嫂大概比较常到镇上,她轻车熟路的带着几人到了一个家属院。

苏二嫂和苏三嫂拉着云暖躲到小巷的转角处。

苏大嫂敲响了家属院靠前的一家人大门。

大门很快开了,一个中年妇人开了门,看见苏大嫂,立即眉眼带笑的招呼:“哎,大妹呢,你好久都没来了,快进来,真是稀客。”

云暖的神识跟着进入房间。

这是一个两房一厅人家,两个房间都有人躺着,一样的皮包骨。

“大妹子,这次有啥好东西?”妇人有点急迫地问。

“没啥好东西,就有一小包大米,其它都是米糠,不知有人要不?”苏大嫂打开给妇人看。

“哇!这米粒真大,真白。你哪弄到的好东西?还有吗?太少了!”妇人抓着米爱不释手。

“没了,就这2斤,给钱可得高一点,不能照以前的价格来。”苏大嫂盯着妇人说。

“行,这个我知道,给你翻倍,不会亏了你。这个米糠,我照以前的米价给你。”妇人开口就是高价,完全没有压价的意思。

苏大嫂2斤米,按照以前,食品站是1毛4到2毛1之间,那是有票的情况下。

黑市不要票就6毛,要票就3毛。

那个妇人给苏大嫂翻倍算,每斤米就1块2,2斤米就给了2块4毛钱。

苏大嫂背了5斤米糠,米糠算是按以前黑市的米价,每斤6毛钱,5斤就3块钱。

“大妹子,你这米糠很新鲜,现在连米糠都没得买,所以才给你算米价。以后有粮食了,可不会是这个价了。大米也一样,到时候价钱跌了,可不能说我欺负你。”妇人还给苏大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