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路易·菲利普大灾难(2 / 3)

·阿尔贝托开始谨慎考虑起这次战争的得失来。

另一方面法国人的行动则是要直接得多,路易·菲利普和他的七月王朝已经可以感觉到国内民众躁动的情绪。

农业连年歉收、工业停滞不前、殖民地起义不断,只有金融业还维持着虚假的繁荣。

阿拉斯加开发权的获得并没有让民众感到满意,相反在正统派的宣传下,“国王的冰柜”已经成了法国最大的笑话。

除此之外雄伟的宫殿和路易·菲利普个人简朴的生活也没能让民众感动,民间的宴会活动屡禁不止,大有风雨欲来之势。筆趣庫

同时奥尔良派内部也发生了分歧,一部分是以奥狄龙·巴罗为首的自由派希望可以进一步向英国看齐,用代议制来削弱国王的权利,从而实现“统而不治”的理想状态。

另一部分人则是以基佐为代表的保守派,他们觉得此时法兰西的局面是国王一手造成的,路易·菲利普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所以只要换一个国王就好了。

两派虽有分歧,但是在某些方面的利益却是一致的。比如此时的路易·菲利普,他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各方的利益。

这还是在奥尔良派内部,外部的正统派、波拿巴派,以及不被承认的民主派和共和派,他们的主张则要激进得多。

这里的正统派是指支持波旁王朝的派系,他们希望昂利五世或者说尚博尔伯爵可以加冕成为法兰西国王,重建正统王朝。

正统派虽然遭到了一定的清算,但是他们在法国的西南部,尤其是那些落后省份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也是日后支持尚博尔伯爵的主力。

波拿巴派的内部比较混乱,有人支持拿破仑的兄弟们,有人支持他的侄子,更有甚者觉得自己才是拿破仑的继承者。

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军方背景,所以路易·菲利普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处理他们。

但这些人总归不是和奥尔良王朝一条心的,波拿巴派很愿意看到路易·菲利普的统治不稳,奥尔良王朝内部崩塌,这样他们的皇帝就更容易上台了。

至于游离在**之外的共和派和自由派就更加激进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再来一次法国大革命。

不过无论派系如何,将鸭梨王(路易·菲利普)送上“断头台”几乎成了共识。

路易·菲利普自然感到危机,实际上法国人比奥地利方面直接多了,仅仅是1846年路易·菲利普就遭遇了18次暗杀。

不过最危险的一次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