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终局(2 / 3)

饥的食物

不只是维也纳,此时欧洲的各大城市中,都重复上演着这种悲剧。

这个时代普通人的积蓄很少,一旦遇上灾荒就只能四处乞讨,但好在各国都有自己的措施,同时欧洲的野外常年有些可以充饥的植物和猎物,也不至于将饥荒的规模变得特别大。

粮食危机,通常也伴随着瘟疫的流行,盗窃桉件和流民的激增

奥地利**很清楚,现在奥地利商人们手中有粮食,所以直接限价,不允许粮食价格超过原来价格的17倍。

皇室带头遵守,商人们反正也有得赚,自然不会闹事。

如果想将奥地利的粮食卖到国外,就必须缴纳商品自身价格一倍的赋税。

至于那些想要不交税的商人,在国境上会遭到军队的阻截,军队会从他们手中拿走多少,完全要看那些士兵的心情。

在奥地利限制粮食出口的同时,几乎所有德意志关税同盟的邦国都开始限制粮食的出口。

而相比较之下,奥地利的粮食价格是全德意志最低的。

同时,奥地利**还出台了一大堆相关的救济政策。x33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工代赈,弗兰茨不准备让平民受苦,奥地利亟待修缮的大型工程有很多,比如铁路、疏通河道,弗兰茨还准备在多瑙河建水坝,同时加高维也纳的河堤高度,以防止维也纳再次被淹,这些工程正好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

弗兰茨的这些提议被送到摄政议会,弗兰茨·卡尔大公和路易大公看都没有看就签了字,一旁的科罗拉夫伯爵和梅特涅亲王有些尴尬,不过也陆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弗兰茨一切行动的初衷都是好的,而且确实可以解决奥地利帝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但有一点让梅特涅和科罗拉夫伯爵很上头,那就是奥地利帝国**必须以市场价购买皇室的粮食这件事

德意志各邦国的难民和穷人都在疯狂涌入奥地利,而这一行为也得到各邦国**的鼓励,毕竟这些灾民留在自己国家就是流民,而流民是万恶之源,瘟疫、盗窃、暴乱都与流民这个词息息相关。

普鲁士,柏林。

威廉三世喝了一大口**酒才平复住了自己的心情。

“魏利希,为什么来茵地区的粮价抑制不住?为什么你从俄国购买的粮食只有原计划的三分之一?”

“因为没有粮食,没有钱。”魏利希回答。

“我明明拨款给你,你为什么还说没有钱,一定是你中饱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