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节 春天里,百花开(四)(2 / 3)

化既是地方需要、也有发展空间,对中国足球也有好处。”

“这倒和你前几年的想法不一样了?”

王艾点头:“是啊,那时候只想到第一步,经济不行了,体育肯定也要不行,这是规律么。是这几年才注意到下一步的,具体就是东北的情况,制造业外流、物流成本太高肯定不行,也就一些轻工业没问题,还得是紧密围绕老百姓生活的那种,比如我家的卫生纸。可制造业走了,人口怎么办?干什么?或者说什么东西对物流成本依赖低?当然是文体行业了,这个相对发展优势,也是唯一的相对优势,早晚会成为全东北的发展方向,另外就是高科技。所以,辽足只要存在就可以,我不会为它花什么钱,去争什么东西。将来的中超冠军,就是上海和广州的,或者说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黄三角、辽三角整不起了。”

>

徐根宝静静的听完了,感慨道:“博士没白读啊,你这一屋子的书真没白看,怪不得超巨战争你能把握住,还把握的那么好。换个一般球星,这一胜一败上亿的玩意儿,很难说还能稳得住,起码我看国内的球员包括小球员都够呛。”

“谁知道呢,也许能出来一个也说不定。”王艾不以为意的道:“你看昨天那个苏宁的小张总,不挺稳当的?”

“嗯。”金博斯先生略回忆了一下点头:“是挺稳当的,他们买国米是真的?”

“应该是。”王艾点头:“一方面也是打算国内国外联动,另一方面么,当然是琢磨着鸡蛋不放一块儿。”

老徐了然:“你怎么没买呢?你要买的话,就不用求人了。”

王艾笑了笑:“我在国米的经历有点用,但也没大用,苏宁要想买有没有我都能买,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小张总找我也不是让我压价,是让我到时候出面安抚一下球迷。不过我看他们父子俩做事情的风格,到时候不见得需要我出面,什么儿子什么爹,稳的很。”

“你不怕按倒葫芦瓢又起?”金博斯先生笑道:“听说你对万达的大号图宾根青年计划不屑一顾来着?”

“谁说我不屑一顾?”王艾反驳:“我很夸赞的,只是我认为挺有难度的而已。我的钱确实够再买几个的,但我买来干嘛?图宾根青年、拉科鲁尼亚是我给国字号开的后门,让一帮顶尖的中国球员有个进一步提高锻炼的机会,可国家队就那么20来个名额,开多了没用。再说开的越多,球员质量越差,水货多了球队成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