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4章 鸾凤(一)(2 / 3)

跑不过他。视野他比别人高,看的远,自然接受的信息多,反应更准确,更机敏,更快……诶,小王你这么一说,挺有道理的啊?”

>

王艾呵呵一笑:“就是这么回事儿嘛。其实论勤奋,他不比别人强,但是他很好的驾驭了他的身高和体重,也最终凭借这一点,在球场上取得了重量级对轻量级的效果。”

陶伟翘着二郎腿,感受了一下风向,轻松的点了根烟:“他能拿到两大奖吗?哦,不是今年,以后?”

王艾皱眉思索了片刻,轻轻摇头:“很难。未来十年,是我、C罗、梅西的时代,他比我们……”

说到这,王艾又摇了摇头:“两大奖的候选者,都是天资卓绝的,巅峰期的兰帕德、亨利、德罗巴、埃托奥的统治力都不比他差,但都输了。甚至克雷斯波巅峰期也不差他多少,也不行。要想拿下两大奖,在集体荣誉和个人天分之上,还必须在同一年度中,拥有明显超过他人一个层次的东西。”

“什么东西?”贺炜好奇的追问。

王艾深思了一会儿方才道:“应该是努力,呵呵,这都俗套了,但也是真的。就是每个前排的职业球员,评委们都看在眼里,你有什么样的基础,你的上限在哪,大家也都有估计。除非你世界杯冠军到手且还是核心,靠这种硬邦邦的东西砸选票,否则,评委的心中对每个候选者都有一个期待,期待你通过努力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陶伟皱着眉:“也就是被逼出来的巅峰?”

“对。”王艾点头:“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努力都是一种大众认同的优良品质,其重要性不弱于天分。虽然评选时大家不会说这个,毕竟这个没法统计,但大家都是搞这个的,你是不是足够努力了,大家都心里有数,所以在情感上讲,如果两个球员的表现差不多,那么肯定会倾向于更努力的,更让评委有好感的那个。”

说到这,王艾放下怀里一个劲扭的淑女,摊开手:“对评委来说,视线中的球星通过不懈的努力,产生让他们感到惊喜的东西很容易被推崇。而一个球星的表现不超过预期,那就很难被推崇。伊布的身体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他如果不能在现有身体这个天分的基础上,更努力、表现出更多超出预期的东西,他就无法获得两大奖的青睐。”

贺炜抱着肩膀:“瑞典没有机会拿到世界杯和欧洲杯冠军。”

王艾看向贺炜点头:“对,荣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