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弄瓦(3 / 6)

故此为了应对工部必然的质询,大理寺这边儿早早就准备好了一套应对方案,足以让工部的人挑不出半点毛病,又能合理合法的拖延下去。

可谁成想焦顺一言不合,竟就提出要三法司会审!

这下子事情可算是彻底闹大了,虽然刑部、督察院那边儿也都是科举文官主政,可怕只怕消息传进宫里,引来皇帝的掣肘和偏帮——当今陛下对礼部的不满,可是连那两个村汉都有所听闻的。

而这也正是焦顺的目的。

另外他还想趁着把事情闹大,尽量让自己脱离风暴的焦点。

一路无话。

焦顺快马加鞭的赶到工部衙门,将事情的由来始末禀给了陈尚书和两位侍郎,并顺势提出了希望部里敦请三法司会审的想法。

陈尚书听了就有些迟疑:“若只是礼部一个闲散主事所为,似乎……”

“不然!”

右侍郎苏友霖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上司的话,沉声道:“先前工戏一事时部里无所作为,任由朝野上下恶语中伤,就已然大为不该了,如今若再坐视不理,岂不令天下百万工匠寒心?”

陈尚书捋须颔首,心中却暗骂这苏雨亭站着说话不腰疼。

朝廷难道是为了给工人当家做主,才设立的工部?分明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盘剥他们嘛!

你苏雨亭打着为民做主的幌子赚名声,可等把礼部乃至三法司全都得罪了,最后还不是自己这个做尚书的背锅?

偏陈尚书心里再怎么腹诽,也不好当面反驳。

一来为民做主是**正确,心里在怎么鄙弃也不好明着反对;二来皇帝对他这工部尚书一直就不怎么满意,还是最近推行焦顺的新政,这才趁机稳住了**下面的椅子。

>

谷鳒

倘若坚决不肯为焦顺、为工学出头,一旦消息传到皇帝耳朵里,只怕身为被告的礼部尚书还没怎么着呢,他这‘苦主’就先要罢官免职了。

届时最有可能接替自己的,无疑就是右侍郎苏友霖!

碍于如此,陈尚书也只能一边腹诽一边捋须点头,同时暗暗琢磨该怎么敷衍过去才好。

“大人。”

这时焦顺拱手道:“卑职自然也知道大宗伯绝不会涉及此事,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