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难处(2 / 3)

中,接受大家的崇拜和尊敬,以及为对方的才华所倾倒。

而娱乐演员和歌手的身份放在过去就是下九流的行当,是一个卖唱卖艺的戏子,只配生活在勾栏和天桥下面勉强为生。

>

所以让他们自降身份去讨好这些自己一直看不上眼的娱乐明星,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十分丢面子的事情,甚至会拉低自己这个职业的高度和深沉。

而第1个做出这种惊天之举的出版社,势必会受到很多守旧势力的攻馁和批评,甚至会受到整个行业以及竞争对手的排斥和打击。

想要做出这种决定是十分艰难的,光是考虑接下来连锁反应的局面,俞齐就感觉自己不断的一阵头疼,想要抵挡住如此多的异样眼光,那可不光光只有胆量和魄力能够做出来的决定。

至于后一个提议,想让顾城多参加一些综艺娱乐节目,不光能够提升作家本人的知名度和民众亲和力,也能起到宣传新书的效果,从出发点来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主要遇到的问题跟上面讲述的完全是一个样子,想让一个作家为了这一点金钱拉低自己的身段,那几乎是十分艰难的事情。

当然在目前行业中,一些作家也是会接受很多节目的邀约出现在公众面前,把作家的日常生活和创作经历跟所有的书迷分享一番,但是这些说的只是那些带有深度的人物类型谈话节目,这种节目从创办之初的定位就是高端,也符合作家这个职业对于观众的印象和阶级。

像那种用疯疯癫癫的表演风格,又或者是别具一格的采访形式来进行吸引收看群众的节目,不在任何作家的考虑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目面对的收拾群众,从原本的都市白领转换成了现在的家庭主妇,不光定位不符合,对于新书的宣传也是微乎其微的。

除非有那种颜值扛打的作家,只是在公众面前露露面就能依靠自己的颜值,收了很多年轻粉丝的青睐和好感,这也符合出版社下一步想要转化一些明星作家定位的计划,毕竟人都是感官和视觉的动物,遇到美好的东西总是会忍不住的表达自己的好感和憧憬,这种方式能通过娱乐的形式把原本很多不爱观看书籍的年轻群体给拉拢过来,慢慢的书迷这个圈子和基本盘做大,让所有人都能受到实惠。

顾城无疑就是这其中的最适合的人选,而且这种办法也是那种百利无一害的两好建议,从古至今一直有类似的作家出现,在民国时代有一位文豪,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