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95.周刊发售(2 / 3)

怎么平白无故的就被人当成是人贩子了呢,这着实是有些打击到他了。

同时,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也发现这个发型属实有些不适合自己,打定主意晚上就修剪了去,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形象,省的下次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

这边的事情暂时按下不提,今天也是新一期文学周刊发售的情况,在文学报社的安排下,所有的渠道商早早的就收到了新一期的周刊,在早晨一开门,就把这些报刊放在自己报亭最显眼的地方,同时还准备一些存货,等待着客人的光顾。

因为文学周刊几乎是华国最畅销的周刊了,所以大家自然都有了良好的销售经验,准备了当日的份额以后,还会增添一些备货,防止出现售空的情况发生。

就算是卖不出去也没关系,之后可以通过打折的手段,把这些挤压的货物全部销售出去,华国的文学市场繁荣了这么多年,已经有了一套良好的循环生态链,这也是保证文学氛围继续增长的一种重要因素。

那些囊中羞涩的文学爱好者,大多时候都会等着下一期周刊发售的时候,用极低的价格买下前一期的周刊,体验是一样的。

言松柏自从上次在孙子的字帖上面,看到了顾城的作品,就成为了他最忠实的簇拥,不仅写信给很多圈内好友安利着自己的发现,言语中毫不掩饰自己对顾城的欣赏,

而且还帮助顾城在报刊上打广告,宣传,甚至站台,虽然目前两个人没有见过面,但是确实是已经神交已久。

身为全国作协的副会长,他自然也是文学周刊的忠实读者,自从前几期,他就开始期待,毕竟上面已经刊登了顾城受邀成为文学周刊专栏作家的消息,所以对于这一期会刊登顾城的新作品,他始终抱着期待的情感。

不过以他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出门采购周刊的,报社对于他这种德高望重的前辈,每期都会邮寄到对方的家中,而且几乎是市场上第一批看到作品的人。

言松柏清晨送过孙子上学以后,回到了家里,先是给自己倒了一大碗的酒,然后才拿起旁边的裁纸刀,割开了厚厚一摞的报纸和杂志。

目的十分的明确,往下继续翻阅着,等看到了熟悉的封面,才露出笑容,简单的扫视了下索引,然后就开始阅读了起来。

这一期刊登的是那篇《梦与现实》,不管郭沫若先生这位文豪,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名声,以及别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