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章 炖鱼(1 / 3)

“这好啊,你临摹过书法,以后识字了,再学习四书,到时候你参加童生试,这个书法可得加不少分呢。”

“童生?”考试啊,要不要考呢?在古代可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虽说商人地位不低了,可有功名在身,好歹是一个保障。

“没错!你不识字,想来也是没参加童生试,可这一笔好字可不能埋没了,你看你,学的也快,到时候考试了,肯定有出息。”

“童生试考什么?怎么考?”

“这简单,就考诗赋,策论,试帖诗。我有秀才功名,到时候你再从村里找四个人,到时候我们可以为你做保,这样你就可以考试了。”

……说实话,这个试帖诗他都没怎么听过。诗赋,策论他知道,但是策论他没接触过啊。这策论跟现代政论文差不多,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吧,他连村子都没搞清楚,怎么写策论谈国事呢?

“老师,策论内容怎么样?”

“童生试嘛,年龄老少都有,最小的才七八岁呢。所以啊,童生试的策论还是针对县的小问题,都不难。”

“你好好学,到时候得要考功名呢。”胡秀才摸了把胡子,这徒弟的字,他是越看越喜欢。

“老师,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官场,我可能不会一直考功名。”电视上那些官员动不动就跪,他是做不到的,也许迫不得已会做,但是这事成为常态,他就不乐意了。ωωw.

也不是融入不到这个世界,主要是少爷脾气一时改不过来。他可以忍一会儿,但做不到一直这样。

“那你要经商吗?如今朝廷这儿提高了商人地位,但是,有功名在身,还是能避免不少麻烦的。别人会顾忌你的身份,不会轻易找你麻烦。”

“我知道。”所以他要考童生秀才,这样,遇到上次那个主簿那种事,也不会被人逼成那样。

“对,你就认认真真读书识字,明年二月就是县试了,到时候你可以去试试水。”

“老师,明年二月……”你太看得起我了,“我还没有户籍,明年可能考不了试。”

“嗯?没有户籍!”胡秀才站起来,“你不是这里的人?你打哪儿来的?”他想了想,哪个地方的人是短发的,想了一会儿,发现想不出来。

“徒弟,你不会是和尚还俗吧?”

“……”当了逃犯,当了流民,现在来个和尚。

他的《杏花源记》能骗得过这个秀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