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联盟不是许愿机(2 / 10)

增强了画面的拟真效果,其意义不亚于旧时代的人们将摄像头装上手机。

原本制作虚拟现实游戏以及影视作品都是专业导演的专利,而现在是个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只要安装一套义体设备再插个芯片就能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受到这项发明的影响,《废土OL》也算是进一步强化了“死亡回放”和“实时录屏”功能。

而在此之前,这两项功能主要是通过行动记录仪上的头戴式摄像头完成的,操作远不如这套“超梦”系统方便。

至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代表会自然会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讨论。

而在此之前,开发这套装置的玩家们也根据《玩家手册》中的条款做了一些限制,比如对限制级影像的流通限制,以及分级审核标准等等。

除了在文艺以及科技领域的进步之外,卫府城的幸存者们在经济与工业领域也取得了相当不俗的进展。

一栋栋干净整齐的建筑就像淋过春雨的竹笋拔地而起,沿着笔直地街道延伸,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根据李锦荣的报告,已经有十七万废土客在这里定居。

其中有来自巨石城和曙光城的开拓者,有游荡在锦川行省和跃马行省的废土客,甚至还有来自遥远的云间行省,乃至西海岸的威兰特人,以及彷徨沼泽的定居者。

尤其是那些沼泽地的住民,他们带来了传承自科委会的资源勘探以及开采技术,还有从河谷行省北部拾荒者团体那儿学来的废品回收技术。

靠着这些技术,他们从联盟的银行那儿获得贷款,开办了资源开采公司,从战前城市的遗迹上汲取着被填埋了两个世纪的养分,并将其转化成工业的血液,通过铁路输送向联盟的各个工业区。

除了对资源的利用,当地的幸存者们还因地制宜的利用了十峰山上的风力资源,在那高耸入云的山上建起了一座座滚筒状的风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南海联盟北岛重工的手笔,那儿的幸存者最擅长利用可持续再生能源,并且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经将这项能力发展到了极致。

这些由风能转化成的电能虽然不如可控聚变堆提供的电能庞大、廉价,但对于只有17万人口的卫府城却是完全够用了。

甚至于他们还能将过剩的电力出口到奇点城,换取奇点城生产的农产品和轻工业消费品。

相比起从黎明城牵一条电线过来,这是更节约的做法。

可控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