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人物(2 / 4)

,楚牧似是想到了什么,却是突然一怔。

他记得没错的话,是郡城下了命令,让矿山增产,然后便是增加徭役。

紧接着,千户副千户便带人在矿场四处转悠,寻找着什么。

现在,又突然有大人物来巡查……

这几件事……似乎可以连在一起?

换而言之,是因为要找什么东西,所以才有了矿山增产,增加徭役的命令,也才会有大人物来矿场巡查……

楚牧默默思索着他猜测的这个可能,据他所知,南山铁矿开采了这么多年,可都是在年初就定下了开采量,还从来没有过中途要求增产的事情发生过。

这一点,似乎就可以和他的猜测连在一起。

楚牧瞥了一眼不远处劳作的徭役,心里却是忍不住犯嘀咕,什么东西,值得如此大动干戈的折腾?

想不出个所以然,楚牧也懒得耗费脑细胞,目光挪转,亦是再次转向了手中的书册。

非是那快要翻烂了的启蒙书册,也非是南山野志和那一册史书,而是楚牧前些日子在书铺里淘来的一本游记。

内容所述,大概就是一富家书生,于各地游历的见闻。

虽大都是一些风景描写,但游历范围之广,倒也让楚牧增加了不少见识,不至于对南山镇之外,便是两眼一抹黑。

就这游记来看,当下的大楚天下,显然还是当得上太平二字。

清河县这种,显然也只是特例。

毕竟,也不说每个地方都有矿要开采。

而且,最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

纵观前世几千年,天下大乱,基本上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让百姓活不下去了,才有了乱的基础。

而在这个时代,这个问题,楚牧估摸着,应该比较难出现。

毕竟,粮食太廉价了。

就在前几天,楚牧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稻谷,竟是耐旱作物,随便找块地种下,照料一下都能成活。

最重要的是,产量竟然一点也不低,平均下来,亩产竟高达三十石,也就是前世的三千斤!

而且不仅仅是稻谷,其他作物也是如此,好养活,产量也都高得吓人。

粮食如此的高产,带来的,自然就是廉价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