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宗教控制、军事驻扎、文化同化(2 / 3)

队来了。

一万部队,以及一些征调的举人,具体任命情况,由薛虹三人商议定夺。

薛虹三人研究了一下后,决定把举人们分派到各个城池任县令、或者是知府。

两个半个月时间,薛虹几乎把东瀛的土地打下来了五分之二!

薛虹先让文人们散布东瀛是华夏千古遗民的真相,然后命和尚们传播利于大明的神话故事,说不认祖归宗死后会下地狱之类的话。

东瀛对于和尚是非常迷信的。

什么?有没有不听话的和尚?迫击炮菩萨向你和你的寺庙问好。

薛虹还制定了特殊的法律:

“不通汉文者,为野民,通晓汉文者为上民,赋税会有大幅度减免。同时,有机会担任官吏。

且五年过后,野民自动丧失婚配权利,不得拥有土地,不得担任官吏。

在大明官员统治下,有特殊贡献、重大贡献者,赏赐大明子民身份,赋税东瀛地区最低。

或者在大明统治城池下,连续耕种纳粮三代及以上,且通晓汉文者,自动成为大明子民。”

“官府、民间,严格禁止东瀛文字出现。禁止供奉邪神。”

薛虹还利用倭王的名义,铸造了只有大名数量三分之一的铜印,这些也是册封大名的官印。

薛虹和朱煇、陈辰三人,采取完全随机的原则,决定大名的官印赏赐给剩下的哪些大名。

薛虹规定:手持大明颁发的印授者,为天朝册封的大明,无印授者不被承认。

手持印授的大名可以和大明统治地区通商往来,且免除每年必要的上供。如果没有,那么你所管辖地区每年四分之一的收入就要上供朝廷!

每为大名的统治地区,不得超过一个县的土地,超过者视为对大明的挑衅。

也有两个刺头不服的,被薛虹带人直接扬了全家,然后这下就没有不服的了。

而且大明朝庭只认印授不认人,谁拿到印授,谁就是大明的朋友。可是僧多粥少,那怎么办呢……嘿嘿嘿!

就这样,以河户到石见银山两点间的直线为界限。界限西方是大明统治地区,也是倭王所在的地区。

界限以东,则开启了村级混战。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东瀛全部横推了,完全没有必要。

毕竟一半的东瀛子民刚刚认祖归宗,你不得给人家留点立功的机会吗?

等过个三五年后,大明就可以就地征兵,向东瀛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