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罗杰·科尔曼只愿投资五十万(2 / 4)

种科幻片,如果投资不上一千万的话,主流院线是不可能签约购买的。”

“我们完全不需要这么高的投资吧?两三百万的投资,省一点用,也可以拍出爆炸等等场景,五十万太少了一点。”

“罗纳德,你是个很好的导演,但是对制片发行所知还不够多。你认识我很久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从来不拍高投资的大片吗?”罗杰·科尔曼问道。

这不是你抠嘛?罗纳德在心里暗暗吐槽。

“我不知道,也许你比较谨慎,罗杰。”

“你觉得电影发行是什么?”科尔曼又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就是找电影院放你的电影。”

“是又不是。”科尔曼扶了一下眼镜,好像一个大学老师,开始娓娓道来,给罗纳德上一堂阿美利加的电影发行课。

“说是,是因为发行确实就是这样,给电影找到愿意放映的电影院,然后收拷贝租赁费,或者像这几年新兴起的方式,按照票房分成。

说它不是,是因为院线对于不同制作规模的电影,愿意付出的发行成本是不同的。他们考虑是否放映你的电影,并不完全是从电影本身质量来考虑的。

如果是三五十万的小制作,一般院线都是简单的插空发行,在全年的档期里找空档机会放映。这些电影的拷贝租赁费用低,在原来预计放映的电影票房不好的时候,或者还没等到大片拷贝的时候,拿来放放。

但是大制片厂的大制作,一般都会在上一年四月的拉斯维加斯发行会议上,提前定好档期,由院线的买手来竞价。

所以这种科幻片,院线的买手签订协议的时候,电影都还没剪辑出来呢,很多时候只有一个明星,还没有开拍,有时候连剧本也没有最终完成。”

罗纳德听得认真,科尔曼时隔很久,又来给他上课。

>

谷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以后,科幻片已经不是我当导演的时候,弄些蓝色激光就有观众爱看的时代了。

观众们看过了银幕上的光剑和钛战机大战,看过了海里吓人的大鲨鱼,他们不满足于我以前拍的,在汽车影院放里的那些廉价科幻片,所以要全国发行的话,必须大投资。

但是如果没有明星助阵,院线的买手们,怎么肯付出最好的档期和预付款?……罗纳德,我并不是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