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剑指兰州(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108 字 5个月前

于多方面的考量,最终叶安采纳了参谋司的意见,将时间定在了腊月十八,在此之前一切照旧,哪怕是腊月十七那天也有大量的商贾往来于湟州与兰州之间,造成太平无事的假象。

所以这一路上刘涣看到了无数震惊的面孔,往来的商贾皆被骑兵驱赶向湟州,湟州与兰州边界更是设立了无数岗哨只许进不许出。

三天,短短三天时间迅捷军的前军就已经抵达兰州的西关堡,沿途未曾遭遇任何抵抗。

刘涣当年便是西关堡的都指挥使,此时重回故地感慨颇多,但依旧下令射书信进入其中,并派人带着信物前往劝降守军。一个指挥原有五百人,但西关堡只有三百多宋军,在面对迅捷军的前军三千人后果断选择投降,这其中刘涣的书信以及承诺还是其次,主要是他们对河西兵甲的恐惧。

这么多年来,河西与兰州一直相安无事,但河西各军的威名却使兰州上下畏之如虎。

兰州与河西交流也是最多的,在往来商贾的描述中,河西的军队就是战无不胜的存在,昨天听闻党项人被阵斩了多少人,今天听闻安西都护府镇压了多少叛逆,等等这些无不是对兰州守军的心理震慑。

没费一枪一弹拿下西关堡,这样轻松的战况让刘涣不禁微微皱眉,待看到来人皆是曾经的部下后便不由得感叹:“国朝费边事久矣!”

相较于河西全年紧绷的边防状态,兰州简直懈怠的不像话,或者说大宋从来就没想过河西会主动进攻兰州。

前军已经占领了西关堡,刘涣立刻让人将西关堡作为前哨,并征调西关堡附近民壮加强防御,对于迅捷军的到来,当地百姓的抵触情绪并不大。

这主要得益于河西这么多年来的宣传,这些宣传中有些能看得见,有些却是春风化雨,在大宋百姓的认知中,河西就是富足美好的象征。

三天两头听闻有谁家举家搬迁去了河西,继而又在那里过活的不错的传闻,一个对百姓如此善待之地又怎么可能有多坏呢?!

这是大宋百姓普遍的想法,就算是没有亲眼所见他们也愿意相信河西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至于往来的商贾就更不用说了,谁若是敢说自己在河西没挣到钱,那必然是撒谎的,河西有那么多的货物,只要买了便有凉州快驿给送到临近州府,这样的买卖几乎就是不亏的。

何况只要是河西的货物,在大宋就没有不畅销的,现在甚至有人再说缺的就是本钱,只要有本钱,就算是头驴去河西进货回来都能发财!

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