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是福还是祸?(2 / 3)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146 字 2023-04-18

事,王渊不如寻个树杈吊死算了!”

冯拯微微点头:“这倒也是,祥瑞之事已经许久未曾出现,你既然得了确切的消息,便与我说说,也好让老夫惊讶一番。”

瞧见冯拯能和自己玩笑,王曾便笑道:“说来也是蹊跷,还是与那观妙先生有关,他的在嵩山收了一位弟子名叫叶安,那份《救灾活民书》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哦?便是那个阳城夜郎?此等佳才居然入了道门?可惜了些…………”

王曾摆了摆手道:“朱自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也不敢与我文人抢夺后辈,那夜郎之才家弟已经领教过了,王渊也领教过了,当真是不简单。

文采自是不用说的,能与王温在斗茶令上不败下风,还能高高的压过一头,王渊夸其有七步成诗之能,短短盏茶时间便以回文诗让王温脸面丢尽,这样的高才可不是随处可见的。”

>

冯拯咂了咂嘴:“少年人能有这般文采的不是没有,至于《救灾活民书》当是家中长辈的东西,算不得这小子的真才实学!”

王曾点了点头,但随即叹道:“可这东西确实出自此子之手,自然应该算作是他的,多少文人都是借着家中积攒下来的东西登高而上,不因偏颇,而眼下我等怕是不偏颇也不行了。”

冯拯惊讶的看着王曾,没想到他居然说出如此前后矛盾的话来:“怎生,王相公也要磨砺后辈了?”

瞧着近在咫尺的紫宸殿,王曾愣愣的盯着翘起的飞檐道:“你说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若是得了封爵会如何?”

“扑通”一声王曾的身边便没人了…………

紫宸殿门前的内侍瞠目结舌的看着刚刚离去又回来的魏国公趴在地上,一人赶紧从台阶上下来,另一人前往紫宸殿奏报去了。

“哎呦!魏国公这是怎生的了?!刚刚还好好的从紫宸殿离去,太后还赏了贵物,这是又打算回来谢恩?”

冯拯在地上大骂:“宫中的内侍省营造衙门的人难道都被蓝继宗给调走了?!这紫宸殿前的砖石缝能塞下某的脚掌!”

原是被砖缝给绊倒了,内侍看了一眼地上几乎瞧不见的砖缝,苦笑着与王曾一起搀扶起冯拯,又在地上踩了踩道:“魏国公您有所不知,前两日下了一场雨,这几日又是大太阳照晒,地砖鼓起了些,寻常都是将作监带人用石碾子滚过的,今日懈怠了些,必叫那些人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