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工业时代的黎明(2 / 5)

。”

李景隆赶紧笑着说道。

曹国公当然是理论上的城防统帅,但实际上京营有自己的参谋部,所有作战都是后者负责,军令也是后者发出,别说曹国公的命令,就是国丈发出的圣旨人家也得看情况再决定听不听。至于理论依据当然是没有执政授权,因为执政公主才是总督京营,哪怕她去巡视了,她也是总督京营,除非有她授权,否则其他人的命令是没用的。

至于圣旨……

女皇还带着尿布呢。

这种情况下说圣旨,你不觉得搞笑吗?

太后的确监国,但监国只是监,监督执政和朝廷的,又不是真正号令朝廷的。

这就是现在大明默认的国家体制。

理论上女皇是皇帝,真正国家的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君主,甚至她叔祖都已经给她改成永恒的统治者,万王之王,沙中之沙,但因为年纪太小,不可能真正统治国家,所以她唯一还没出嫁的姑奶奶,作为执政掌管朝廷和军队,但太后作为她妈负责监督执政和朝廷。

监国有罢免执政的权力。

但在不罢免执政的情况下,她也不能干涉执政,只有执政不在朝廷时候,她才能代理军政事务。

很先进了。

事实上各方都满意,甚至觉得以后也不妨这样下去。

但现在,正好用来把国丈堵到一边,后者可以利用执政不在,通过太后控制朝廷和调动地方军队,但京营从来都不属于地方系统,这相当于亲军,而亲军就是朱元璋时候,也不归五军都督府管辖,这是皇帝直属的亲兵,他们只听总督京营和皇帝的。

所以……

国丈总不能让带着尿布的女皇来下旨吧?

再说就算带着尿布的女皇来下旨,那也没什么用,因为她还没亲政呢,按照规矩就算女皇成年,要亲政也得先举行亲政大典,那时候大明所有藩王,藩属国王,土司,都指挥使,甚至各府州都得派人前来,然后共同见证女皇的亲政,并向女皇上表效忠。实际上就是杨丰为以后再操作立宪做准备,毕竟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而女皇亲政无疑是最好的操作机会,如果到时候这些家伙都向女皇提出些各自的要求,那女皇不答应人家就不上表效忠。

剩下就好办了。

像藩王,藩属国王,土司这些不效忠,那杨大使可以出面劝说,这种时候肯定是他这个友邦使者最适合当中间人了,而他们一定会幡然醒悟的。

这绝对的。

杨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