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煽风点火小能手(2 / 6)

“利字当头,圣贤之道也难免被抛之脑后。”

旁边的方孝孺感慨道。

他这时候就在礼部,虽然有他爹的问题,就算调到京城,也没有得到真正重用,但却因为学问和节操迅速收获一大批拥护者,现在俨然刘三吾的继承人。

后者毕竟年纪大了,基本上主持完这一科会试之后,也就该考虑告老了……

八十多了!

都快老迈昏聩了。

事实上年轻儒生们,已经开始对他不满。

一则刘三吾的名声,被贰臣录败坏的有些严重。

杨丰终究还是给他理清了家族脉络。

祖上的确在宋朝为官,然后胡元打过去时候,靠着劝说刁民们放弃抵抗喜迎王师获得新朝肯定,之后几代都在胡元做官,他哥哥还是为胡元抵抗反贼死的。

当然,这些不重要。

光凭他祖上就已经足够跻身贰臣录了。

尤其是在河神事件后,宋明关系的舆论导向,出现重大转变,贰臣录也已经在民间大规模流传,导致他形象严重受影响。说到底忠臣不事二主在儒家也属于**正确,身为宋臣事胡元不是忠臣,他自己同样在胡元做官,然后又投大明,也是事二主,所以这就是个代代事二主的。虽然这种事情,在目前朝廷的确还有不少,光贰臣录上就一堆,但谁让他名气大而且一直被视为儒生的旗帜呢?这种情况下别说那些刁民,就是很多儒生也有意见,让这样一个背景的人充当儒家的旗帜,大家就是想教化那些刁民也底气不足啊!

教他们忠义?

你们那位刘大儒祖上好像不能算忠义吧?

二则刘三吾做事过于谨慎……

简单点说就是因为过于冷静而无法满足儒生们的胃口。

大家跟着他是要让他带着跟杨丰这个妖孽斗争,要的是堂堂正正摆出汉贼不两立的架势,不是要他总是想着暗戳戳布局搞阴谋,大家都是浩然正气,搞个毛的阴谋,你就不能抡起笏板抽他?尤其是他本人还经常和杨丰相谈甚欢,话说你堂堂一个儒家旗帜,跟这个妖孽有什么可聊的那么开心的?

正邪不两立啊!

你身为正义力量的首领,却跟这个邪恶的妖孽聊的仿佛一对老朋友?

你这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