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努力吧,燕王殿下,你可是要做皇帝的男人!(2 / 5)

在了他前头,目前来讲晋王和朱棣一样,也是经常出塞扫荡的。

虽然不像朱棣那样所向无敌,但也绝对是军功赫赫。

但晋王还有个年长。

那么凭什么不选晋王?

如果不管年龄,那后面还有个周王,周王后面可是冯胜,上次偷偷跑去见冯胜搞得朱元璋勃然大怒,这也是目前还掌握兵权的勋贵可以说之首,目前掌握兵权的最高级别勋贵就是他和傅友德,后者和晋王是亲家,而蓝玉级别来讲还属次于他们俩。

如果立朱棣为太子,那这些同样的嫡子怎么想?

野心?

谁没有个野心?

谁后面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

所以规则很重要,如果没有了规则变成谁强谁上,那就是鼓励他死后儿孙们玩八王之乱了。

杨丰也告诉他了,未来已经改变,他的任何决定带来的,都已经是未知的结果。

未来的历史不会是原样了。

原本历史上他朱家就算发生夺位之变,依然还有近三百年江山。

但是……

如果他改变原本的选择,反而导致更坏的结果,甚至让他朱家江山更早终结呢?

叔侄夺位没什么大不了,左右肉烂在锅里,最后都是他朱家的,但改变太大搞出八王之乱,那就不一定是他家的了,朱元璋的确不会喜欢自己的安排在死后被改变,他会想办法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是,这种防范的前提,仍旧是确保不会出现类似八王之乱的朱家内部大混战,最终便宜了外人,所以就算他会重新考虑人选,也不会改变朱标系这个原则。

嫡长子系在传统上,就具有天然的正统性。

就算不是朱允炆,也可以是朱允熥,而且朱允熥背后有蓝玉,可以在他死后镇住朱棣。

也包括其他藩王。

但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最后都是要削藩的,这对任何继位者,都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没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这样一群掌握兵权的藩王存在。

最多也就是削藩的手段会不同,但不削藩是不可能的,所以朱棣最终都要面对这个命运的抉择,然后杨丰需要让他知道自己其实是可以做皇帝的,这样以确保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存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