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全县试点(2 / 6)

p>

“按照规定,我们上缴30%的大豆之后,其余的大豆将会用来榨油,对外出售,然后再购买种子投入耕种,正好可以在入冬之前再种一季粮食。”秦浩心里在骂娘,就因为这帮家伙夸大业绩,弄得他上缴的大豆都变多了。

县领导诧异的看向秦浩:“哦?你们还会自己榨油?”

“都是从书上学来的,还没有尝试过,先试试看嘛。”秦浩说道。

县领导赞赏的点点头:“嗯,不错,学以致用,现在农村就是需要你们这样有知识,敢做敢拼的知青来建设。”

知青办的马主任立马附和:“对着呢,这知青啊文化程度高,在城里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来到农村,那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嘛。”

众人一阵配合,将气氛推到了高潮,秦浩这些知青却是看得直摇头,既然农村这么好,这些当官的怎么不下乡呢?

差不多一个礼拜之后,村支书拿着一张报纸找到秦浩,兴奋的指着封面。

“小秦呐,你瞧瞧,你都上报纸了嘞。”

这年头能够上报纸,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秦浩接过来一看,还真是,封面上就是秦浩跟县领导站在成堆的大豆面前合影的照片,作为背景的大豆堆将二人的身形都闲得有些渺小,这个拍摄角度就很考究,估计是从上往下照的,不愧是记者,专业吃这碗饭的。

至于文章的内容,也是夸赞秦浩带领一众知青,不得不靠,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自给自足的故事,当然,记者的文笔相当好,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艺术加工。

比如中途遇到过什么干旱啊、暴雨啊、虫灾啊,反正只要是能影响庄稼产量的,基本都写了一遍,然后就是秦浩带领知青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战胜了这些灾害,确保了大豆高产。

这篇文章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会被骂成筛子,因为逻辑不通顺,很多困难压根就不是靠人力就能克服的。

然而这是六十年代,人定胜天是一种被广大民众认可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创造了许多奇迹。

所以这篇文章的出现,在民众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在知青群体当中。

许多知青来到农村之后,发现这里不仅条件差,而且吃不饱、穿不暖,简直就跟坐牢似的,一个个开始自暴自弃,有的更是成了村溜子,不是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