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宋军居然敢反击?(1 / 7)

>

至于那些没有放下武器的,秦浩可不管他们究竟是辽人还是北地汉人,一律格杀,在战场上没有仁慈一说。

有了足够的船只,秦浩丝毫不在渤海港停留,顺着漳水沿途而上,很快就来到直沽寨,也就是后世的天津。

燕云十六州的面积广阔,地广人稀,而辽国本身又是游牧民族,人口并不多,所以沿途的城市并不多,秦浩也懒得去攻打,兵贵神速,他的目的是直抵幽州后方,而不是攻城拔寨。

直沽寨是由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在这里改道入海,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三岔河口”。

唐朝时期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唐朝中叶以后,直沽寨成为南方粮绸等物资北运的水陆码头。

辽国本身是游牧民族,对于盐的需求非常大,原本最开始辽国最大的盐场在瀛洲,但是檀渊之盟后,瀛洲被宋朝收复,直沽寨的盐场就成了辽国最大的盐场,自然派了重兵保护。

何况直沽寨还是幽州门户,镇守直沽寨的乃是辽国大将耶律楚台,手下统帅着两万精锐骑兵,其中还有五百皮室军,这可是辽国战斗力最强悍的特种部队。

秦浩手里没有骑兵,面对这样一根硬骨头,很难嚼得动,思虑良久,秦浩把目光放在了盐场上,耶律楚台奉命看守盐场,必然不能让盐场落入他人之手。

攻敌之必救!

很快秦浩就制定了一套作战方案,先是让人混入盐场,跟里面的盐工取得联系,自古以来,盐场就是一个吃人的地方,相比矿场也不遑多让,死亡率居高不下。

盐工的战斗力也往往十分凶悍,黄巢、张士诚、方国珍都是靠盐工起家,这些盐工长期受到压迫,为了活命一有机会自然会奋起反抗。

秦浩的目的就是挑动盐工造反,里应外合,将耶律楚台这股精锐骑兵完全吃掉,削弱幽州地区辽军的有生力量。

直沽寨盐场的盐工绝大多数都是汉人,还有一部分辽国从高丽和一些灭亡小部落抓来的奴隶,双方约定好三日之后起事。

秦浩也趁着这个机会在周围进行了布置,盐场所在的位置三面环海,只有一面通往陆地,距离盐场十里之外的一个不知名小土坡,是秦浩为耶律楚台准备的葬身之地。新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