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决定六月修路(2 / 3)

p>

那么,朱三收到的那封密集就非常可疑了。

根据她和朱三的推测,这封密集很可能来自勤帝一派(倒是没往勤帝本人身上想,毕竟天高皇帝远,他俩都不觉得这种事情需要勤帝亲自出马),到底是勤帝哪个手下写的,就不知道了。

朱家毫无根基,又是寒门,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名声,按理说不应该被人盯上的。既然被盯上了,那就只能说明——对方实在是没人可用了,不得不降低了标准。

就是不知道对方是打算让朱三留在京中,还是派到地方上去呢?

>

叶瑜然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了起来。

肯定不能留在京里,一个寒门子弟,又无状元之才,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样的人派到地方上才是最合适的。

只有派到地方上,操作的空间才会更大。

就是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聪明人,要是把朱三留在京中当炮灰,吸引别人的火力就麻烦了。想到朱三在策论中提到的各种种田方法,叶瑜然的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以种田为功把朱三留在京中,再把功劳夸大了,即使被对方给灭了,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大计,简直就是最好的炮灰。

不行,绝对不能让对方把朱三留在京中。

朱三不留,朱七倒是可以留下。

朱七年纪还小,做不了官,别人打歪主意也打不到他身上。大不了到时候想办法让朱七在京中求学,若是徐老那边给力,完全可以让朱七进国子监。

这样……

朱三考试失利,只能通过“大挑”做官,便只能去地方上;而朱七留了京,也不至于引起那些人的不满。

毕竟,他们不过是“寒门”,又没有什么才名,不过是个小炮灰罢了,漏掉了就漏掉了,没有他们,也还有别人。

这么一想,叶瑜然又把朱五给叫了过来,跟朱五确定修路的时间节点。

三月会试,四月殿试。

按照历年规矩,殿试结束没多久,为了缓解京中人口聚集的压力,当朝应该会很快就发布命令,让新上任的地方官前往地方上任。

叶瑜然算算时间,三月育种,四月育苗,五月插秧,朱五刚好可以把修路的时间安排到六月割完小麦以后。

那个时候朱三的任命已经已下,只要他脚程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