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一个问题(1 / 6)

富矿 总是觉得累 2111 字 2023-04-13

>

杨东升还没离开粤省,跟任老板齐名的侯总就找上了门。彜

侯总公司的手机市场份额目前排名全国第三,使用的也是东升半导体的处理器、内存。

侯总和任老板同在特区,做的又是同样的产业,是直接竞争对手。

这条国产化生产线的成功,他的压力是最大的。

回到沪上,907厂、908厂、909厂等国营晶圆厂也找上门。

他们想买东升半导体的设备,或者效仿任老板的方式,跟东升集团合作。

东升半导体也有入股这些国营厂,他们也使用过东升半导体的设备。

但是当杨东升要搞一条全国产化生产线的时候,他们没同意。彜

国营厂顾忌太多,杨东升倒是不怪他们。

渝市、长安、蓉城、庐阳、商都市**也找了过来,想拉东升半导体过去投资。

杨东升对此表示欢迎。

楼盖的再高,雕塑建的再漂亮,也吓不退对方的飞机、坦克!

虽然65纳米制程工艺比目前国际顶尖水平落后不少,不过市场对中低端芯片的需求量历来都是非常大的。

前世我们国家每年进口数千亿颗芯片,其实90%以上都是制程不怎么高的中低端芯片。

而且说实话,65纳米制程虽然比不上目前英特尔的45纳米,台积电的40纳米工艺,但是也仅落后一代。彜

前世三星、台积电开始量产3纳米的时候,我们还在做14纳米。

中间隔了10纳米、7纳米、5纳米,落后国际顶尖水平四代。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EUV光刻机禁运,否则我们就算追不到5纳米,至少也能追到7纳米。

前世一直到2020年左右,65纳米制程仍然是传感器芯片的主流工艺。

杨东升特意去东升半导体,看了他们的28纳米制程研发进度。

根据面积计算公式,很简单就能算出来,制程缩小三分之一左右,晶体管密度就能提升一倍,也就是一代的差距。

英特尔每一代之间,都划分的特别严格。彜

在制程达到100纳米以下之后,依次是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2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