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码头(1 / 3)

富矿 总是觉得累 1063 字 2023-04-13

>

“怎么个一举两得?说来听听!”赵书记闻言顿时恢复了从容。

哪里有那么多一举两得的方法?所谓两得十有八九是这位杨老板得两次。

“方法其实很简单——以工代赈!我可以出一笔钱雇人清理河道,不需要镇里掏一分钱,不过清理完河道,我想顺便建一座码头,也省的河道清理浪费了,您说是不是?”

“码头?”赵书记感觉这个思维跳跃有点大。

“我们镇里这条河直通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连着淮河、长江,仅靠内河航船就能连通大半个国家,我们守着一条黄金水道,可是却一直不利用起来,真的是太可惜了!我听说江南发达地区有钱人家一般都有两样交通工具——船和小汽车!领导人当年搞活经济,就是从疏导铁路入手!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血脉,血脉通了,经济自然就发展了!”杨东升照常忽悠。

随着履带式挖掘机开始有序出货,预计铁矿产能将会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期,供过于求,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价格下降。

如果杨东升不想主动减产,下面只有两条路能走:一是扩大内需,杨佳运买下钢铁厂,就是杨东升准备的措施之一,不过新建高炉需要时间和资金,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就是往外卖。

杨东升很幸运,苏省是一个钢铁生产大省,紧邻的沪上钢铁厂更是全国钢铁产业龙头。

同时杨东升又不怎么幸运,苏省的经济重心在南方,钢铁产业也不例外,杨东升想把铁矿石大规模外销,最近也要把铁矿石运到苏省南部的江左,最好是运到南江——江左是省城,杨东升怕他的铁矿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从瓜州到南江,这段距离说远不远,同处一个省,说近也不近,两边分列苏省南北两端,仅直线距离就有400公里上下。

公路运输成本太高,而且这个年代的公路非常不靠谱。

铁路倒是经济,但是这个年代想搞车皮?不是你有钱就能搞到的。

别看瓜州是铁路枢纽,铁老大独成一个系统,连当地**想搞个车皮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杨东升这种小土豪在人家铁老大眼里连个屁都不是。

杨东升的铁矿石想往南走,唯一的选择只有走水路。

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

码头一旦落成,不但是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