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鸡鸭灭虫法(2 / 5)

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篇广播稿中,张维统计的正兴大队、各个生产小队所饲养的鸡鸭总数,达到了惊人的20万余只...

竟然还带个“余”!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余”字。

那正兴大队上报饲养数量的时候,可以报饲养了21万只。

也可以上报,饲养的是23万只...

就这,人家张维还风轻云淡的说了一句: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

别人写的同类通讯稿里面,水分自然也有。

但它就像平胸姑娘。

挤挤,只能说多多少少有点。

而张维写的通讯稿,则像吸满了水的海绵:究竟能够挤出多少水分来?

那就得看对方,舍得下多大的力气了...

等到周大爷两口子,急急忙忙冲到6生产队的饲养室的时候。

却不禁大失所望:只见修在小河边的,那座全新饲养室门口,此时已经围满了人群。

大家伙儿,

正忙着领取队长张大叔下达的任务:每一个人手持一根3,4米长的细竹竿,都各自驱赶着2,300只鸡鸭往山上跑。

这些领取任务的村民,是原本生产队里就预定下来了:等到以后,小鸭子长得有1斤个左右大了。

这些人就需要赶着鸭子,顺着河道,到处去放养鸭子。

在巴蜀地区,干这种活的人叫做,“赶鸭棚子的”。

也就是说,

他们每个人,到时候需要赶着2,300百只鸭子,挑着自己的晚上住宿用的简易竹棚。

挑着自己的锅碗瓢盆,和粮油米面。

就那么一直不停的、在河道附近放养鸭子。

直到他们手上,放养的这一批鸭子,全部能够出栏为止。

这些社员们,才能够回到家、向生产队交差。

赶鸭棚子,这是个苦差。

负责替生产队放养鸭子的社员们,每天都是风里来、雨里去。

他们一连3个月之内,都不能回一次家。

白天,这些人要辛辛苦苦的、将鸭子驱赶到稻田,或者是河道里面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