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私人经济是有的(2 / 5)

劝解周老大了。

因为他说的是实情、是可以预见到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毕竟饲养员周大爷,虽说可以搞一点集体的饲料。

但就那么一点点粮食,还不够他酿酒喝掉的多!

等到周大爷结婚之后,总共家里面就周大爷有一个半的工分、叶二娘也算一个壮劳力。

再加上周老大,还能挣到六成的工分。

他们3个人挣工分,却要养活全家9口人,最终的结果如何,大家想都想象得到。

至于刚才周老大说的挖野斋,其实是源自旧社会的一种说法。

那个时候,

和尚化缘叫做“挖斋”,他们出去化缘的时候,是名正言顺的,所以被又被叫做“挖家斋”。

而现在这个时期, 大致上是禁止社员们随意流动的。

像周老大准备偷偷摸摸出去打工, 自然就被大家称为“挖野斋”。

这个时期, 外地有一些大工程, 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去干活。

而在当地,却又无法筹集到那么多义务工,毕竟,维持生产队里的基本运转,还是需要优先保证的。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不少的地下包工队应运而生。

有一些比较偏远、贫瘠的生产队里,会有社员和生产队打好招呼,每天向集体上交3至5角钱,一个月按照26天的出工总数结算。

这样的话,生产队就会给他们开具出行证明。

表面上打着以“集体组织社员们出去,帮助工程建设”的名义,实则是社员们的个人行为。

而生产队里,则只管收取“管理费”。

像这种出去挖野菜的人,都是等到他们回到生产队里了,再和。队里面的会计结算清楚。

而生产队倒也不怕他们赖账。

要知道,生产队掌握着社员们在定额粮食、宅基地分配、上学名额、招工指标...等等。

要是挖野斋的人,胆敢不把账目和生产队结清的话。

大队里面,有的是办法把钱给收上来。

这其实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很多生产队,甚至还鼓励社员们出去赚钱哩。

周老大今年才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