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百捌拾叁回 鼓上蚤解说战事(2 / 6)

气人……”

遂把所知一一说出——

原来种师道此人,心意与童贯等全然不同,本是不赞成和辽国开战的,为此在雁门关几次三番上书,痛陈利害。

在老种相公看来,辽国虽然是恶邻,但两家交好百年,相安无事,自有一番情分,而金国之攻辽,便如强盗闯入邻家,作为宋国,不仅不帮救邻里,反而趁火打劫,同强盗分赃,大大不义,不义之师,岂能久长?

老曹听到这里,不由冷笑:“吾久闻老种相公贤名,如今看来,也是庸才。他这话儿,理或不错,但他既做了一路兵马元帅,便似箭在弦上,这个关头还说甚么出师无名,平白怠了军心!我若是赵官家,宁肯阵前换帅,也不能让他领军。”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心想若自己是老种麾下战将,这都准备赌上国运一战了,还天天听这老头唠叨这仗不该打,岂不是灰心丧气?

时迁又道:种师道、童贯分为西、东两路元帅,童贯恐其先建功劳,因此屡屡写信,让他不可冒进,这却正中种师道下怀,就此守据雁门不出。

老曹听了愈发好笑:“国家遣他两路兵,原是要他两路声援,打辽人首尾难顾,他两个领兵的,一个要抢功,冒然决战,一个说不义,不动如山,这等国家,能存至如今,也算一桩异事也。”

笑罢又问:“那此后他如何忽然出兵?”

时迁苦笑,说出始末:却是童贯大败河间府,二十余万兵马,十不存一,一路逃至大名府,每日三五封奏折发出,催赵官家与他添兵,不然金兵若夺了大名府,河北山东尽失,就要饮马黄河畔、剑指汴梁城了!

然而赵官家虽是画家,又无马良的神笔,难道能画出人马来?

此番大举攻辽,两路合三十五万大军,加上河北王焕、张开原本的人马,已近四十万之数,真正是倾力一击,如今再要,除非找到神笔,不然哪里能得?

况且赵官家作为一个艺术家,心思最是敏感不过,本来壮怀激烈,谁料童贯败得这般干脆,官家那颗雄心,顷刻间便化为了玻璃心,做梦时都吓醒了几次。

加上童贯为了推卸罪过,把辽兵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奏折中写得明白“辽人与金人恶战多年,虽然不敌,毕竟勇悍日增,河北禁军多年不战,武备松弛,辽兵一人,可当他十人,辽兵一将,可当他十将,因此一触即溃,反把老臣麾下西军冲散,以至大败……”

官家看得心惊肉跳,先下诏书,把河北禁军代表人物王焕、张开双双革职,拿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