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宠绝百僚(2 / 5)

骗了康熙 大司空 1644 字 2023-04-12

p>

老皇帝比谁都清楚,除了秀云和良妃这两个特例之外,旗下人家罕见绝色女子。

每三年选秀女一次,康熙年轻的时候,时常亲自阅看。

结果,正经的秀女里边,真没几个好看的。

老四的生母德妃,老八的生母良妃,都是老皇帝从宫女堆里扒拉出来的美人儿。

尤其是良妃,以老皇帝的见多识广,刚一见面,就忍不住的幸了她。

右手可以写几个字了,老皇帝自然是开心异常,就赏了**给玉柱。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驱散路人的皮鞭子,这是入八分宗室才有的特殊待遇。

在京城里,由于言官御史们盯得很紧,有**的宗室黄带子甚多,却少有听闻拿**抽人的事情发生。

玉柱得了**的恩赏之后,除了背壶和紫垫之外,几乎拿全了入八分的八项特殊待遇。

陪着老皇帝用罢早膳后,玉柱出了西华门,回到吏部办公。

身为分管文选司的左侍郎,玉柱在吏部的事务,其实是很多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不定期的接见外地来京的官员们,并写下观察的评语。

只是,接见外地官员们的过程中,繁文缛节的礼仪太多了,很耽误事儿。

整个大清,知县以上的地方官,至少有好几千名。

照规矩,这些人任满之后,都要回京述职。

但是,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地方官员,才有资格觐见皇帝。

这里说的有资格觐见皇帝,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见到老皇帝。

随着老皇帝的年纪越大,也越来越倦怠政务了。

基本上,只有地方督抚回京了,老皇帝才会召进宫里,见上一面。

其余的地方官,都由玉柱见了之后,写下详细的考评语,再呈给老皇帝御览。

老皇帝这边偷了懒,玉柱这边的工作强度,就加大了许多。

每天来吏部衙门的门房里,等着玉柱接见的地方官员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别人写的评语,大多带有倾向性。

玉柱写的评语,却格外的与众不同。

约谈地方官的时候,玉柱不论派系和出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