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倒数第五(求月票)(2 / 4)

骗了康熙 大司空 1284 字 2023-04-12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玉柱居然只考了个倒数第五名。

按照书院的老规矩,倒数第一名,直接降入乙班。倒数二至五名,每人要资助书院一百两银子。

不交钱也可以,请离开书院,自便。

咳,玉柱心想,罚的是真金白银,最能令人感到肉疼。

这座九华书院,名为帮助读书人考取功名的胜地。实际上,处处都有搞钱的狠招。

“怎么会这样?”张廷璐真的很关心玉柱的名次,以他对玉柱水平的了解,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倒数第五吧?

邬思道冷笑道:“多半是秦先生觉得玉柱太早交卷了,故意而为之的吧?”

俞鸿图仔细的想了想,说:“恐怕是书院缺钱花了吧?”

玉柱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故意揣着明白,装起了糊涂,啥也没有说。

从顺治元年,到如今的康熙四十四年,大清已经立国一个甲子以上。

然而,现在的整体社会氛围,依旧很微妙。

在四九城里,旗人瞧不上汉臣,且旗人占着上风。

到了江南这边,正好倒转了过来。除了已经入仕大清的官宦子弟之外,民间的江南学子们,普遍瞧不上旗人。

如果,让一个旗人在月试中名列前茅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九华书院想拍旗人的马屁。

这么一来,九华书院以后还怎么面向江南的读书人,扩大招生?

九华书院若想持续性的发展壮大下去,离不开江南士林的鼎力支持。

在现实的舆论压力和生源压力之下,哪怕玉柱再有真本事,书院的月考也只能委屈他了。

>

玉柱心里暗暗一叹。以前,他无法理解康熙为何要在财源重地的江南,大兴瓜蔓抄。现在,设身处地之后,他豁然开朗。

在江南的读书人之中,舆论普遍不利于鞑清!

其实这种民间的舆论气氛,玉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扬州十日,江宁一日,徐州一日,镇江两日,苏州和杭州各一日。

尽管,干坏事的大多是降清的原明军,但是这笔帐依旧可以算在鞑清的头上。

鞑清的军队干了这么多坏事,掌握着南方舆论的江南士林,怎么可能对鞑清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