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可敢与某正面一战?(2 / 6)

长安好 非10 2173 字 4个月前

红白交加。

褚太傅睁开了昏昏欲睡的眼睛,人精神了起来——怎么说来着,耳光这不就来了么?

京师朝堂因东罗使者的到来,而众声嘈杂之时,藤原麻吕亦在为东罗的反常而生出满心的惊疑与揣测——

自江都首战告捷后,常岁宁之后传回的五封捷报,拢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五封捷报,没有一封是虚的,这一个月里,藤原麻吕的两万八千兵力再次被削减大半,时至今日,他身边仅剩下兵卒不足一万。

这個伤亡数目对倭军而言是极其惨重的,甚至并不亚于江都一夜的三万伤亡……因为,追击之战,与游击作战颇有共通之处,所以这本该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却仍然几度被盛军击杀到毫无还手之力。

而在追击过程中,盛军的伤亡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有士气高低使然,但此中挫败程度,于倭军而言几乎是难以形容的。

但好在,纵是在常岁宁的百般阻击之下,他们总算也得以顺利接近了耽罗岛域……

然而,倭军这份名为“好在”的曙光,却很快被现实无情击碎。

在临近耽罗岛之际,藤原麻吕即已察觉到了异样。

他留了份心,先遣一支心腹上前试探,才真正惊觉耽罗竟已被盛军控制!

耽罗岛上遍布盛军,那么,金宪英不久前让人给他的回信……还有几分可信?

半月前,他让人乘快舟向东罗传讯,金宪英让人给他的答复是——且将盛军引至东罗海域,届时东罗便出兵合击盛军!

回信上还说,之所以要将盛军引至东罗,而非东罗直接派遣水师接应倭军,是为了削弱常岁宁的防备。为此,东罗将在与大盛接壤的安东地界,发起陆战,声东击西,用以混淆盛军视线,从而松懈盛军在海域上对东罗的戒心,确保那常岁宁有足够的胆量追击至此。

此法谨慎,亦很符合藤原麻吕之意。

所以,他带着残部,不惜代价,拼力将常岁宁引至此处,只为与东罗合力,一举将盛军剿灭!

可是现下……

他已至耽罗附近,却迟迟未见金宪英允诺的大军踪影!

是那金宪英见势不对,甘做缩头乌龟,要背叛倭国,对他见死不救吗?

还是说……

耽罗如此情形,让藤原麻吕想到了另一重可能。

耽罗岛历来归东罗管辖,倭军驻留耽罗岛,不过是从准备伐盛以来,为了方便与东罗互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