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朕只求一个真相(2 / 5)

长安好 非10 2081 字 10个月前

,更无机会走向她,了解她。

可这一路而来,他接过了她的玄策府与挽月弓,来到了她的旧人身边,熟读过她的兵法,听闻了她的事迹,走过了她曾走过的那些路,守着她曾守护着的一切……

如此种种,再以那场风雪中相遇时即存下的敬仰与向往为引,得以搭建出了那座跨越岁月与生死长河的感应之桥。

于是,他在面对那个灵魂时,便拥有了魏叔易口中那份“聪明人的直觉”。

正是在这“直觉”的牵引下,他一步步走近了真相。

她自那生死长河的对岸茫然而谨慎地走来,他这个怀此机缘者,便有幸成为了接她回家的那个人。

毫无疑问,这将是他此生,最该为此感到荣幸的一个身份。

他静静看着那座塑像,片刻后才开口,神态认真地回答圣册帝的问题。

“或是崔璟迟钝,至今尚无察觉。”

圣册帝闻言倒也未见失望之色,并未多言,只是慢慢收回了落在青年身上的目光。

这时,无绝思索着道:“崔大都督虽怀有机缘,却未必一定能有确切感应……而圣人乃长公主殿下生母,血脉至亲间的感应,或才是真正的指引……”

言末,他一个向来不着调的人,此时近乎慎重地看向圣册帝:“不知圣人的感应在何处?”

“自初春此处阵法一度被雷雨损毁,天女像生出裂痕之后,朕便频频梦到崇月。”圣册帝道:“彼时大师曾言,此兆尚不知是福是祸,现下看来,或是那时天意即给出了指引……”

圣册帝的声音从始至终都很平静:“朕如今心有猜测,那指引,或就在常家女郎身上。”

明洛眼神骤变,却又于瞬息间平复下来。

“陛下是说……岁宁那女娃?”无绝面色惊极:“这……这如何可能呢?”

他道:“圣人应知,此秘术所指,纵有成时,这一线生机也当出现在与长公主殿下有血缘连结者身上……可那女娃既非皇室中人,也不姓明,又怎会是她呢?”

明洛十指已嵌入掌心。

是,她也知晓此一点关键,她甚至想过,或许这便是姑母将她留在身边的原因……那一年,姑母回到明家时,见到了年幼的她,那时姑母的眼神仿佛是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人。

那一刻,她并不意外,她被巨大庆幸淹没,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因为,她曾偷听到她的嫡母昌氏与仆妇嗤笑着道——今日乍然一看,西跨院里那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