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忙不过来了(2 / 4)

即雇佣八个工人就算资本家,就属于剥削。

其实这只是人家举的一个例子,却被一些人当作了“金科玉律”,并将雇工数量有没有超过8个人,当成是不是存在剥削,是个体户还是私营业主的标准。

不是,你就可以存活!

是,坚决收拾!

而且这样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87年“5号文件”的发布,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在此之前,谁要是敢将雇员的数量超过八个人,肯定把你抓起来树立典型。

李毅的头没有那么铁,所以他可不敢这么莽!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毅决定再从老家往来调几个人。

从自己家调人,就不用担心是雇佣别人了。

李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二姐李兰和刘三儿,二姐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却是做生意的料。

让她来帮自己看店,问题不大,且有她在店里盯着,自己也能抽时间回家看看。

至于刘三,这小子就更不用说了,让他来跟着做个采购什么的,肯定能胜任。

想到这里,李毅决定尽快联系一下家里。

考虑到写信实在是太慢了,而拍电报有些事情却说不清楚,还容易吓到人,所以李毅决定打电话。

只不过由于家里没有电话,李毅决定给县局的李钢打过去,让他帮自己回家说一声。

>

他倒是知道县局的电话号码,但是眼下却没有公共电话,思之再三,李毅想到了棉纺厂的姜龙城。

趁着距离中午上人还有一段时间,李毅当即让东子和强子等人看着店,而他则是直接向着不远处的棉纺厂走了过去。

.......

再一次站在棉纺厂门口,看着大门最顶端“精纺细织”四个大字以及“国营京城第二棉纺厂”木牌,李毅的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前世,他在这里待了三个半月,那也是他人生中最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如果没有姜龙城以及棉纺厂收留他的话,他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李毅自己也不知道。

只可惜,这么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厂子,

最终淹没在了时代滚滚的浪潮中,成为90年代破产的无数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