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热闹(1 / 3)

林巧儿她们待的这个幼儿园是市幼儿园,跟工厂幼儿园有着很大的区别。

如今洪市不少工厂都自己开办有托儿所、幼儿园。

70年代的洪市轧钢厂是一家大型高收入企业,百分之七十都是双职工。

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工厂建起了两栋两层楼的房子,开办了托儿所幼儿园

生了小孩的女工,度过了三十五天的产假后,孩子满两个月就可以把小孩送到工厂的托儿所。

托儿所接收五十六天到三岁半的小孩,至于婴儿吃饭的问题,母亲会踩着点过来喂。

三岁半到5岁半的孩子就可以进幼儿园。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包括保育员、炊事员和育儿老师的工资和其他一些开支都是由工厂的福利费中支出。

因此幼儿园收费低廉,基本上工人孩子都能上得起。

托儿所和幼儿园各有一个专门的厨房,炊事员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不同的饮食,小孩子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轧钢厂都是三班倒,幼儿园也实行跟班托,按上班的班次,一天24小时可以随时接送孩子。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幼儿园老师还会教给他们唱歌、跳舞、画画、计算、写字、手工等。

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兴趣班,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

八十年代中期,作为职工福利的单位托儿所逐渐被剥离出来,不少企业因为经费不足不得不关闭托儿所,市面上公办的收费托儿所慢慢增多,就是市县级幼儿园。

而且基本上的厂都有卫生室,伤风感冒几角钱的药就能治好,农村这么好的条件。

一个公社基本上就一个卫生室,医生在不在还得碰运气,因为两三个医生得十里八村到处去看病。

一旦请医生上门基本都是急症,不然小感冒这些疼痛,基本上不会请医生看病。

小感冒这些病都觉得自己身体好随便都能扛过去,基本上医生出诊的十个最少五个得送医院,剩下几个准备身后事。

林风不是轧钢厂或者服装厂的正式员工,带着孩子去报名可是要工作证的,林风也不想因为一点小钱去找王爱民托关系进去。

人情债很难还清。

如今的幼儿园小孩子犯错是不会挨打的,市县级的老师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小孩子的耐心要过关才能上岗。

而工厂的那些人虽然没经过培训,可也不会打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个工厂的工友抬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