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语暨请假条(2 / 5)

副模样,不是老队友背叛,而是老队友被操控——幕后黑手理应是个纯粹的恶人和沙包,被主人公暴打一顿,以泄读者和我的心头之愤。

当然,这些都是在开书之前的故事了。

把构想之中十分完美的场景复现为一本书,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实际动手之后我才发现大纲之中其实还有十分多欠妥的地方,只能一边完善一边继续。

我对第一卷的规划最初并没有现在这么复杂,我的想象中这就是一个主人公复出——日常——发现幕后黑手——打boss的简短流程。但是大纲之中的“日常”这两个字属实是催命的魔鬼,当我花费心力去完善这一部分之后,第一卷的长度莫名其妙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而在原本的设计中,我给第一卷想了一个貌似超酷的节奏:“明线带娃日常,暗线追凶推理”。听上去非常的理想化——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我在正式开书以后很快就发现,推理线根本就写不下去。

因为推理线的剧情推进注定是比日常线更有信息的,如果我双线并行,那么专注主线的读者就只会觉得日常戏码颇为累赘;专注日常欢乐的读者就会觉得推理线破坏了欢乐的氛围。不管是哪种偏好的读者,阅读体验其实都不会很好。

这种矛盾的体现就在文章的前期,即30章前后,在那之前其实我一直是践行双线并行的原则的,但是在30章后,翠雀第一次遭遇蛹阶残兽时,我明白了:不能这么写。

于是我当时就决定作出改动:推理暗线全线砍掉,改成阶段性进入大事件推动剧情。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从麻雀战篇开始,每次的主线部分都是如此冗长——我有大量砍掉的的信息堆积在主线部分要说,这些本来都是应该在推理线中交代完毕的。

而因为写作只是副业,我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大纲进行修改,这也是我在上架后一段时间一直有些找不到感觉的直接原因,最后也确实导致了一段时间的质量下降。不幸中的万幸是,作为我灵感之源的场景——与老队友的对峙没有出岔子,它们最终呈现出了相对让我满意的质量。

顺便一提,因为第一卷的基调,我其实在写这部分剧情的时候思考过“如果这是一部季番动画,会有什么样的主题曲”这种蠢问题。更蠢的是我还找出来了,选出来的歌曲是《shadowgraph》,也是tv动画《不吉波普不笑》的op,有闲兴的读者可以去找一下这首歌,听的时候结合翠雀在黑暗的异策局大厅中前进的场景,大概就是我对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