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暗线(2 / 4)

过河卒 莫问江湖 1618 字 5个月前

姜大真人转开了话题:“当年李祖飞升之前,玄圣要改天换日,李祖是唯一能阻止玄圣之人。算是考验玄圣,也是扶上马送一程,李祖曾与玄圣有过一番对话。”

“李祖说:‘你可否再等十年?待到为父飞升离世,天下之大,任你作为。’玄圣却是斩钉截铁:‘等不得。’李祖又问:‘十年都等不得?’玄圣仍旧毫不动摇:‘休说十年,便是一年,同样等不得。’”

“李祖不怒反笑:‘那你将我置于何处?’玄圣回答道:‘无人能将父亲置于何处,只有父亲自己能决定自己身在何处,难道今日是别人把父亲绑到此地的吗?’”

“李祖叹息一声:‘你是心意已决。’玄圣说:‘还请父亲退让一步,天地便为之一宽。’

李祖说:‘父亲与儿子狭路相逢,却要父亲给儿子让路,这是什么道理?’玄圣说:‘父亲有不义之举,儿子诚心规劝,规劝不行,则直言抗争。’”

姜大真人最后总结道:“当时还是儒门的框架,所以玄圣还是用儒门的道理来解释自己所言所行,不过已经可以看出玄圣不太认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了,这便为道门日后的平等打下了基础。到了如今,已经是我道门的框架,儒门提倡亲亲相隐,我道门虽然在原则上不反对,但也不提倡,本质上是回避。”

“什么是亲亲相隐?考虑到人性,对自己的亲人有所袒护、隐瞒,不检举亲人的罪行。儒门为了维护宗法伦理和家族制度,亲亲相隐成了刑律的一项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

“可就算是在儒门的时代,这种容隐制度也不是所有罪行都能隐瞒,其中谋反、谋逆等不赦之罪不在容隐范围,因为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上。可见容隐并非绝对。道门也对容隐制度作出了详细规定,主要是两条:对于危及道门安全、重大利益等罪行,不得相隐。家族内部犯罪,比如父母凌虐子女、子女残害父母,兄弟相残等等,不得相隐。师徒如父子,也在这个范畴之内。”

齐玄素的神色严肃起来。

姜大真人用手指虚点了一下:“这里面的关键,是否危及道门的安全?如果危及道门安全,比如陈书华,那么你必须进行检举揭发,这是你的义务,不揭发都不行。根本原因是道门更在师承、家族之上,此乃大义,是为大义灭亲。又因为师徒关系并无血缘,乃是后天建立的关系,并非不可改变,所以道门也允许你们断绝师徒关系。如果符合这些条件,那么没有人能在金阙层面对你提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