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科技升级!火帽枪!(1 / 3)

随着朱由郴的到来,他和他的系统养活了一大批人。

加上他本人又大力推崇科技。

手底下一帮人吃饱了没事干,天天钻研武器装备等等。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研发科技!

本来朱由郴也是无所谓,你们就倒腾呗,反正我养得起。

没想到还真的让他们倒腾出来了!

有一天,这伙人神秘兮兮的像是献宝一样掏出了一杆枪。

朱由郴定晴一看,呦呵,改良了啊?

竟然研制出了“火帽枪”?

**发展时间漫长而悠扬,华夏13世纪中叶发明的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是**的鼻祖。

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多系前装**,现代**多系后装**。

军用**今后将朝提高射程,减小后坐力,减轻重量,快速装弹,改善外观,增加发射弹种等方向发展。

火枪大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枪膛内无膛线的前装式枪为**。

**曾在中世纪后风行一时,但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射程比较有限,约为100米左右。而且暴露出了精度不足(其枪膛口径大于子弹口径)

16世纪,火枪传入扶桑,火枪在扶桑称为“铁炮”,

扶桑在欧洲火枪的基础上研发了“国友筒”与“三连筒”“堺筒”、“萨摩筒”等等。

比较有效的火枪,由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对武田胜赖的战役中得到充分运用,使得扶桑真正认识了“铁炮”的威力,并且开始大批量生产“铁炮”。

由于扶桑资源缺乏,矿石资源不足,所以丰臣秀吉下令,大规模开展和周围国家的贸易。资源问题也是丰臣秀吉侵朝的一个原因。

16世纪的扶桑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阀对航海商业的发展采取支持态度,加之当时的欧洲探险家和商人想要在东方谋得最大利益,所以当时的扶桑就成了航海商业的发达国家,这也为外国火器传入扶桑提供了机会。

扶桑火绳枪是由佛郎机人传入的,发生于扶桑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1543年)8月25日,当时一只载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种子岛靠岸。

船上有3名佛郎机人,以及化名为明朝五峰的王直(后称静海王王直的大倭寇头目)。

佛郎机人带有一种火绳枪,其旁有一穴(即火门),系通火之路,装上火药与小铅丸,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