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一败再败(1 / 3)

隆武帝最初很有诚意,他派人来信携赏银要鲁王承认自己天下一统,并笼络浙东的明臣明将,答应个个要加官晋爵。

一般人可以接受隆武帝,但鲁王手下的张国维、王之仁等人不答应,因为如果这样,他们就没有“拥立”大功。

鲁王本人在给隆武帝的回信中,也称隆武帝为“皇叔父”而不称“陛下”,表明他不承认隆武政权。

朱聿键怒之,令杀鲁王信使。

二人的关系急剧恶化,一致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当时的鲁王君臣,很想快速攻下应天府这个象征性极强的城市。

如果顺利攻下应天府,那么“监国”成为“皇帝”,自然名正言顺,这样鲁王比起远在福建的隆武政权,要“合理”“合法”得多。

可是事与愿违,鲁王军队战斗力不行,进攻杭州的时候被清军打得亲妈都不认识,大败而归!

1646年夏天,清朝的征南大将军博洛率数万大军从杭州对鲁王军队发起进攻。

也许是天意弄人,一向水深浪急的钱塘江竟然突遇数十年不遇的大旱!

江流干涸,顿失屏障!

清朝马队从江中旱地以及水浅处尽数渡过,明军怎么斗得过?旋即绍兴失陷。

鲁王急匆匆逃往海上避难。

远在福建的隆武帝也不好太好受,一直在三面受困的境地,一受制郑氏家族,二要防鲁王军队,三则有李成栋率领的清军节节逼近。

清军中的汉将势如破竹,进展迅速。

仅仅顺治三年春天,金声桓部队已经占领了吉安,很快推进到赣南。

到了九月间,清军汉将高进库(高杰原部下)等人攻克重镇赣州。

如此一来,这个联结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咽喉要地,就落入清朝手中。

赣州能如此之快失陷,全因湖广总督何腾蛟等人私心所致。

正是因为他安置处理收编的农民军不当,造成众心离散,协调不一,最终江西、湖南等地被清军各个击破。

无奈之下,隆武帝声言要亲自北伐,以挽颓势。

总领大军的郑芝龙只想割据福建,独享一方,根本理也不理。

而明朝老臣黄道周眼见郑氏家族按兵不动,军队诸部怯懦观望,已过花甲之年的黄道周对隆武帝表示:“与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为大臣,当先皇帝而行,以为人臣表率。”

于是他便先于隆武帝北上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