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风云大势,高杰惨死(1 / 5)

贼眉鼠眼的男人说的确实不错,朱由郴可能缺少银两,但是粮食却是不缺。

他用麸糠换的大米,还出口转卖。

不仅张献忠、李自成,甚至是满清都有人来买。他的大米物美价廉,是二年内的好米,而且其中没有夹杂着其他谷类,是大米就是大米。

比外面价格便宜许多,就连清军都采购了一些。

朱由郴却是无所谓,现在他差的是银子,管他卖给谁呢。

如今清军、南明、李自成正是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谁有空来管朱由郴呢?

李自成自从在潼关被清军大败后,就一路逃遁,来到了江西九江。清军也一路追来,妄图赶尽杀绝。

一开始李自成夺取北直隶顺天府后,就派了十万大军去攻打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吴三桂不敌,无奈下投降了清军。

这才大开山海关,让从未攻破的山海关由内而外的被攻破了!

清军和吴三桂合兵,成功击溃了李自成。只能说李自成这个人,有开国皇帝的运气,却没有开国皇帝所具备的气魄、手腕、远见、**头脑等等,总之注定是坐不长久。

李自成从一开始就非常幼稚,他甚至觉得山海关外面的那一群清军,只是蛮夷罢了。

他们跟大明有仇,跟我李自成有什么仇怨呢?

随便封他们个王候当当就不错了,如若不听,大顺百万大军顷刻间就让他们灰飞烟灭!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李自成的部队入了顺天府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宰相牛金星又是一个无能之辈,提不出啥具体的好建议。

正所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在顺天府的日子里,泡软了手底下将士的血骨,导致他们本就不是特别强大的战斗力,在遇到了清军这样满八旗制度,被打的头破血流。

崇祯十七年底,清豫王多铎率数千骑兵至孟津县,先遣精兵渡河。

清兵来势汹汹,沿河十五寨堡俱望风归附。总兵李际遇率部迎降,并为前导长驱东下。河南巡抚越其杰、参政兼大梁道兵备袁枢等飞章告急。

弘光帝随即阁部史可法诏高杰率兵进屯归德为备。

高杰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便冒雪率部自徐州进发,往归德方向而去。

屯兵睢州的河南总兵许定国闻讯,惊道:“高杰北来,洒家命休矣。”

紧接着,弘光元年正月,就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南明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