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七章 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2 / 9)

音落下…

“哗”的一声,钢刀狠狠的劈落,他的眼前仿佛陷入了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

孙皎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倒是一旁的苏飞有点懵…

他目睹着那钢刀落下的一幕,心里嘀咕着。

——『啥情况?』

——『这一刀怎么就挥偏了呢?』

还不及细想,像是有什么重物,狠狠的敲击在他的后脑勺上,苏飞顿时眼一黑…也与孙皎一样,失去了意识,晕厥了过去。

看着这熟悉的一幕,作为监斩官的周循淡淡的叹出口气。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他已经不知道用这种方法救走了多少人…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救人的方法真好用。

事实上,如今的东吴正处于多事之秋,鲁肃在江夏,吕蒙忙着操练水军,练习潜入,能腾出手来监斩的也唯独他周循了。

故而,这等监斩的重任,又一次落到周循的身上!

“唉…”

此刻的周循幽幽的叹出口气,他用极轻极细的声音自言自语的小声嘀咕着:“唯可惜了这两个替死的犯人,移花接木,提早死了些,做了替罪羊!”

说话间,周循看着心腹将真的“苏飞”与“孙皎”救下…

将假的两人斩首示众。

周围的黑绸上溅满了血…

随着真的苏飞、孙皎撤离,一干心腹侍卫才将黑绸解下,那鲜活的“苏飞”与“孙皎”的人头正滚落在地上,而那缘木处,两具可怖的无头尸体早已倒地。

“咳咳…”

直到这时,周循方才清了下嗓门,高喊:“罪人苏飞、孙皎以下犯上,枉顾国法,目无尊上,本当施以绞刑,多亏吴侯仁慈,免其痛苦,于今日二月二…斩于刑场!以儆效尤!”

说话间,周循指着那地上的头颅,“来人,捡起头颅,封于箱中,悬挂于城门处…”

随着周循的话音落下。

一文吏登上城门居高临下的宣读着孙权的诏书。

——“孤身为东吴国主,当统御江东,联合民众,勠力同心,一致抗外……设使人人都如甘宁?暗中谋刺,诛屠大臣,那东吴纲纪王法何在?孤不将此甘宁当做国贼?则江东倾危,故而…再有敢公然质疑、顶撞孤者,为国贼甘宁请命者,此苏飞、孙皎人头便是榜样!”

这一番话吟出…

不少人默默地昂首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