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版三国(2 / 3)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12 字 10个月前

时间都没有得到重视,存世的最早版本还是嘉靖年间的,可能之前有人印刷过,但没能保存下来。

“世子看过这本书?”

马安看到朱瞻壑兴奋的样子,也不由得好奇问道。

“看过,当然看过,不过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的!”

朱瞻壑兴奋的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了两趟,随即这才向马安问道:“你说这书是在作坊的书库里找到的?”

“是啊,只要作坊印刷过的书,都会存几部样本放进书库,我雇了几个落第秀才清点书库,他们发现两部这个《三国志通俗演义》,说这部书很有意思,小人也是看了个开头就迷上了,于是就拿来给世子解闷。”

马安立刻将发现书的经过讲了一遍。

“这部书的印刷记录有没有,是谁让人印刷的,之前一共印刷了多少?”

朱瞻壑急忙再次问道,罗贯中似乎是在洪武年间去世的,算一算也没多少年,这很可能是初版的三国演义。

“没有记录,我问过作坊里的老人,他们说当初吴掌柜从福建来京城办作坊时,也带了不少样书,这两部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很可能就是吴掌柜从福建带过来的。”

马安再次回答道。

“等等,福建!”

朱瞻壑这时猛然想起,罗贯中晚年时,想要将自己的著作印刷成书,于是就去了印刷业发达的福建,但好像没等印刷成书,他就去世了,他的著作就落入到他的亲戚和朋友手中。

“我明白了,这些书也许是他的亲戚或朋友印刷的,其中有两部落到吴掌柜手中,又被他辗转带到了京城。”

朱瞻壑将两部书的来龙去脉理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事实如何?就要问那个吴掌柜了,可惜对方早就回福建老家了。

但不管这书的来历如何,现在它都是朱瞻壑的了。

朱瞻壑数了一下,发现这部书共有十册,纸张都发黄了,看起来的确有些年头了,幸好保存的还不错。

至于这些书的印刷质量,就相当的一般了,有些地方甚至还能见到错别字,这让朱瞻壑也是连连摇头。

“马安,你说这本书有两部?”

朱瞻壑再次抬头向马安问道。

“是啊,另一部在作坊里,小人打算以它为样书,将这本书重印,就是不知道日后的销路怎么样?”

马安说到最后也心里没底。ъìQυGΕtV.net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