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李武之争(2 / 4)

九焰山作为吐蕃于中原的第一道屏障,易守难攻。

薛刚出了吐蕃便在此扎营,以此为根基,挑起大旗。

又过了数日,李显带着他最近联络的罗家后人罗昌,徐家后人徐梅祖来到九焰山。薛刚立即设宴款待。

“哈哈,薛家真是我大唐忠臣良将,你爷爷薛仁贵跨海征东,你爹薛丁山领兵征西,现在正值我大唐危机时刻,你薛刚又借来兵马助我复国,待我推翻武曌之后,必为你薛家之案平反,为你薛家建造忠义祠。”x33

李显双手拉住薛刚,感慨万分。

他在房州处处受缚,本想着私下养些兵马,没想到武曌下旨,把地方上的财政大权收走,导致他这么多年没什么进展,连死士都养不了太多。

正在绝望之际,薛刚为他带来了曙光。

天知道他接到薛刚书信的时候有多么高兴,整整三十万兵马,无条件奉他为皇,有了这些人马,他终于可以和武曌掰一掰手腕。

李显兴奋的连薛刚杀了他爹和他哥的事都忘了。

“多谢陛下。”

李显说的话像是给了薛刚一颗定心丸,听说他要为自己家建造忠义祠,赶紧口呼万岁,作势要磕头谢恩。

“不必行礼了,爱卿快好好说说,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一言难尽,我们回九焰山,边聚边说。”

说话间,薛刚往旁边一闪,让出道路,请李显进九焰山。

李显也并没有客气,跟随薛刚走进议事厅。

众人刚刚坐下,门外便有军兵来报。

“报,陛下,大帅,九焰山外有一小孩在讨敌骂阵,口口声声要薛刚出去送死。”

“什么?你可知,他是何人?”

薛刚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

“他不说,但是看样子对大帅恨意颇深,说话结结巴巴,提着一对大锤。”

“他多大年纪?”

“离着太远,小的没有看清,但至多超不过十五岁。”

“嗯?十五岁的小孩子?来我九焰山作甚?”

薛刚心中纳闷,吩咐军兵。

“带马抬枪,我要与他出城一会。”

虽然自己的能耐不咋滴,但薛刚自问拿捏一个小毛孩子还是手到擒来的。

知耻而后勇,这些年在吐蕃,薛刚可不是混吃等死,他每日勤学苦练,枪法日益出色。

“大帅,对面既然敢以孩童之身前来,必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