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章 弯弓征战作男儿(1 / 4)

贵极人臣 姽婳娘 1853 字 2023-03-28

"read_app("36149264972015433251")

这些日子以来,月池对缿筒中的状纸一一审查调解,依仗手中的士卒,对劣绅地主毫不容情地处置,所得的土地田产,或归还原主,或分给劳改表现好的流民,以缓解土地紧张的压力。流民妄为本是走投无路,乡里乡亲虽恼恨他们影响治安,但眼见他们被抓起来做苦力,有些相熟之人还是会心生怜悯。

月池如此处置,既维护了法度,又不失人情。虽说也没有让大家伙的生活产生质的飞跃,但凡事都是靠同行衬托,比起一上任就刮三重地皮的其他御史,李大人已经是非常良心了。一时之间,宣化地界人人称颂李青天之名。

这时,月池已经和杨廷和、王阳明等人商议完善了基层治理改革举措,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行,受到的阻力就要小上许多。同时,月池还对宣府地界的官僚做好了疏通工作。

对于当地的文官,她的说辞是,鞑靼连年犯边,一旦吃了败仗,依照法度,所有人都要吃瓜落。可咱们是文官,是拿笔杆子的,总不能上阵去拼命吧。可每次眼巴巴地被连累,也不是办法。为今之计,就是听从内阁各位先生的指示,尽量表现表现,让圣上知晓咱们并非是不用心。

而对于武将,她则是说颇能理解大家的难处,这无兵无马缺粮草的,怎么与蒙古铁骑抗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咱们只能一步步地来,攘外必先安内,先把本地的不安定分子压制,抓出其中的奸细来,再来慢慢想法子。

在宣府众官僚的眼中,李御史是最能揣摩圣意的近臣,他声势浩大来宣府,背后是谁的意思不言而喻。反正他要推行的革新只是在底层,又不会损害大家的利益,说不定还能带来功劳,那何乐而不为呢?

在众人齐心合力下,明初的保甲制又被重新严格推行。月池规定,乡里之中,每十家为一甲,每十甲为一保。甲中的十家人是一个整体,要互相监督、互相巡逻、互相帮助。每户人家都必须在家门口树一木牌,将家中的人口数、所从事的行业、房屋的租赁情况,乃至一天的访客情况都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x33

甲中的住民会轮流承担巡检一职。每天酉时,负责巡逻的住户就会查验各家的情况,并及时将查验结果向大家汇报,如有人在木牌上造假,或是大家发现了可疑的陌生人,那就要立刻上报。要有人隐瞒不报,一旦被查出来了,这一甲的人都要连坐。

重推保甲制是月池的想法,但这立牌连坐之策却是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