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调赵刚去前线,孔捷主持军政(2 / 3)

人,孔捷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随后摆了摆手,让他接着去忙了。

他深吸口气,坐进了办公室内。

和尚跟了进来,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和尚,你觉得小王政委怎么样?”

和尚摸了摸脑袋,“听兄弟们说,小王政委很关心战士,人也积极好学,肯学习,肯吃苦,看起来像好同志。”

孔捷想了一番,

还是拨通了总参的电话,要求总参调走王天珩。

电话那头是总参办,

“孔司令,是天衍同志的工作有什么疏忽么?还是有其他没有做到位的事情。”

“边境情况特殊,按照之前的指示,应当将部队高层分布在不同区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全面战争。天衍同志的工作很踏实,对部队、对同志的感情很雄厚,正因为天衍同志的优秀,更应该调离前线,保留年轻的干部。”

总参办那边沉默了一下,

没想到是这种理由。

王天珩同志很优秀,又年轻,值得重点保护一下。避免战争中损失,为部队保留火种。

这个理由很强大,往好了说是孔捷心疼年轻干部呢。

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这个话茬儿。

“我们考虑一下,之后反馈**这边。”

总参办的电话员将问题记录,提交给领导们决断。

一个好同志,值得组织为他考虑安危,尤其是年轻的好同志,确实应该遵从总部的指示。

为了应对苏联方面的压力,国内在做各种预案。

其中一则就是为了应对对方的核打击,要求领导人分散到全国各地指挥工作。避免首都被偷袭,被人一波蟒了。

苏联人在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表演过经典的多瑙河行动,仅用了6个小时,控制捷克全境。

在苏联陈兵百万的时候,就有关于苏联突袭首都预案,防备对方核武打击的预案。

最佳的方式自然是各个领导人分散各地,不会被苏联一锅包圆。

基于此项预案,孔捷提出来的请求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调走优秀的年轻干部,也是为了保护他们。

这边考虑之后,觉得依照孔捷的想法,调离王天珩同志回总参工作。

其已经积累了在部队的工作经验,适合总参安排其他的工作事项。

除了王天珩同志,**内还有其他干事要宣传wg活动,对此孔捷的意思是不反对,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