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一张作战图,边境稳半年(2 / 3)

多次,还是那点人。

不得不承认苏联的部队很强,但只有这点兵力,孔捷还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仿佛受到了挑衅,让苏联方便觉得被打了脸,开始疯狂的进行兵力部署。

在远东地区增派2000辆轰炸机,以及3000多辆坦克,调配精锐兵团向西伯利亚**、远东**内蒙进军。

之前的陈兵百万是个笑话,那如今的陈兵百万就是事实了。

65年下半年,苏联持续向我边境地区进军,双方纷纷进入战备状态。

以苏联人的水平,

72小时内突破蒙古、西北戈壁不是问题,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正适合大规模的装甲兵团展开部署。

可以想象一下,漫山遍野的t-62/t-80坦克,在成群结队的直升机的掩护下,长驱直入。而我们还没有任何的反制手段。

他们的进攻速度,估计就是行军速度,跟我们有没有部署防御毫无关系。

在西北地区挖了很多坦克沟,以及人造山,为的也是阻拦苏联的坦克洪流。没办法,在60年代乃至70年代,其陆军就是世界顶级。

苏联的坦克数量相当于其他各国加起来的总和。

在坦克洪流面前,平原地带几乎不存在纵深,一路碾压过去就完了。

估计到了甘肃附近的山脉地带,才能利用山地优势展开反击。

苏联人强,但苏联并非无敌。

他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下限,不足以支撑他们发动一场超规模的战争。

以解放军的实力及持久战能力,拖垮这支部队不是问题。x33

考虑一个部队的强度不能仅从装备上来对比,他在西欧地区确实强,那边的地势平坦,公路发达,可以让坦克部队飞起来。

如果不怕损失,可以迅速的打到英吉利海峡。

想对我们作战,需要考虑西伯利亚荒凉的地形,以及蒙古高原对他后勤的影响。

孔捷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作战计划中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部队执行坚壁清野战术,将附近的石油、粮食、工厂全部炸掉,不给对方留下任何可用的物资。

其次炸掉公路、桥梁等一切的有效通行设施。

再之后才是突击对方的补给线,隔绝后勤情况。

苏联增兵边境线,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却也不得不应对的事情。双方关系恶化,真的有一言不合打一仗的说法。

仗着自身强大,苏联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