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中印冲突升级,不听话就打(1 / 3)

到了62年,南方有个二五仔太不听话了。x33

我方想要和平解决纷争问题,二五仔却认为是我们怕了。

苏联方面单方面的拉偏架行为,让双方关系彻底断开。

中美之间本来就是冷战,看到二五仔这么听话,不断给他援助,想让他往北搞事情。

苏联方面也给二五仔继续扶持,把他当做第三世界权利的代表,扶持起来跟自己对抗老美。

有了两个大国支持,印度这边的勇气值得奖励。

62年初,印度组建第4军,施行北进行动。并忽悠农奴反抗,在我们边境搞事情。

印度目前的领导人尼赫鲁也是个人才,既然得到了苏美援助,那就把精良的装备配备到军队上。

实际上并没有如此,他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认为用了苏美装备就是破坏不结盟运动。这会影响到印度独立自主的国策,因此第四军装备的几乎全是手动**。

类似于当初的三八大盖,部队的装备水平其实是非常**的。

但他们又莫名的自信,认为自己朋友多,帮手多,一旦爆发战争,这些朋友出手,必然可以大获全胜。

并且部队内部矛盾较多,更换了不少能打的将领。

其前进政策主要针对阿克赛钦地区,修建哨所步步前进。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边的步步为营,可以逐步蚕食阿克赛钦地区。

碰到我军哨所也不管,就在空地上继续修建哨所,认为只要哨所多就是优势,迟早能把解放军挤出去。

好家伙,搁这里玩策论游戏呢,抢地盘是吧。

后方政策要求修建哨所,前线的军官却得考虑实际情况。一旦哨所放在解放军面前,人家肯定要抽你了。

尼赫鲁却莫名自信,我有朋友,有背景,这么多兄弟罩着,完全不需要担心,解放军不敢动手。

这就是活脱脱的62年昆山龙哥,胆大不怕,也不担心被反杀。

前线部队知道情况,知道解放军能打。

关键尼赫鲁不这么觉得,我不要你觉得,我就要我觉得。

尼赫鲁觉得是前线战士不听命令,直接越过了前线指挥官,给每个班的士兵下达命令。

这个操作有些熟悉,跟老蒋喜欢的微操有一拼。

前线指挥官很懵逼,为什么要招惹强大的解放军呢,俺们后勤跟不上,只有一个营的物资,却在这里部署了一个师,大部分人都饿着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