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渡江之战,摧枯拉朽。(2 / 3)

27军七十九师235团的动作非常犀利,上千艘小船准备完毕。

团长命令:整理好船只,听令开船。

结果前线的通讯员心情比较激动,直接说成了:将船整理好,开船。

于是乎七十九师的部队接二连三的开船窜了出去。

还没到进攻时间啊,但部队已经开拔了,七十九师师长也叫不回来了。

索性部队出动,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

看七十九师动了,附近兵团的各军也立马行动起来。

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成千上万只小船破江而出,千军万马过大江。

国军可能没预料到敌军的进攻这么快,等离岸300多米的时候,才仓促指挥部队开炮。

我军地下工作者更积极在对岸策反部队,发动起义,夺取长江沿线的炮兵阵地。

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同样缴获了不少火炮,隔江进攻,炮火覆盖国军阵地。

冲锋的战士们立马觉得炮声停了,

我军的炮火支援及时而至,掩护冲锋部队向国军阵地猛攻。

江面对岸,不断升起连绵不断的战火,随着各部队接连登录,战斗绵延。

孔捷部队也随着大部队渡江作战,

此时国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远不及中原之战了。

一方面是国军内部士气低迷,很多人不想再内战了。

在一方面连续的失利情况下,国军主力损失严重,很多部队属于新编。

从20日晚发起进攻,等到了21日早晨,

我军已有10个师28个团打进沿江对岸。

建立120公里的沿江阵地,掩护解放军主力渡江。

国军指挥汤恩伯半夜惊醒,连忙组织99军向芜湖一带支援。

可当99军来到前线宣城,发现了溃败回来的28军、66军、88军等溃兵。想也没想,跟着一起跑了回来。

国军的抵抗意志非常薄弱,甚至还没怎么打,就开始投降撤退。

陈赓带领的中野部队,面对的是刘汝明的兵团,可当部队渡江之后,只有少数部队在反击。

刘汝明本人得知芜湖那边已经被三野攻破了,当即下令撤退了。

敌军第八兵团在刘汝明本人的带领下,那是马不停蹄的跑。

陈赓的中野部队一路追击,竟然没有追上。

在逃跑这一方面,国军将领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