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晋战区局势成谜(2 / 3)

既可以单兵作战,又可以小分队的形式**敌军后方,破坏敌军的控制系统、指挥线、防御物资等等。

这是一支奇兵,可以让孔捷多很多微操。

合并游击大队,归为二分区五团,偏向于运输团。

负责游击、运输、工事等辅助战斗的职责,为整个二分区服务,更兼顾与炮兵团的安全防御。

一个分区五个团,兵力超过两万,他孔捷的发展比所有部队都快。

哪怕一个师长,也没他指挥的人多。

何况大部分师长都是弱编制,这年头不可能满编。

中央军、晋绥军里边的师长多六七千人,满编的也就一万出头。

孔捷五个团,相当于两个师长了。

这也是为何,他可以多线作战。

既要进攻南线鬼子,又要对太原出手,还要防备阳泉的晋绥军。

一个字,我够强。

另外,针对太岳**层面,作为整个**的副司令,孔捷是有权跟职责参与到**的作战计划上来。

丁伟、李云龙、邢志国的部队抽调,往晋东跟豫北方向调配。

太岳**配合总部指挥,放弃对太原方向的压力,选择出击豫北,解放更多根据地。

相较于一个太原城,解放豫北安阳等地,可以换取300公里的根据地拓展。

完善晋冀鲁豫革命区。x33

对于总部首长的作战计划,孔捷我无条件支持的。

从战略眼光上来看,太原很重要,但拿下太原的代价太多。

而且要投入足够的兵力去应对晋绥军。

尽管八路军的发展很快,可跟中央军、晋绥军来比,还是差了不少。

两党之间的实力对比悬殊,拿下更多地盘,解放更多敌占区,扩大根据地更重要。

有人有地盘才有话语权,

单靠一座太原城,没有这般效果。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八路军的发展路线。

对此孔捷必须调整自己的思路,将兵力逐步南移,重心从太原城释放出来,转向上党、长治等地区。

可以说战略的转变很大,而八路军的转移很坚决。

几乎是一夜之间,各个部队调动,发动豫北出击。

孔捷跟随队伍南下,指挥部从太谷县转移,向南长治、上党地区的武乡县转移。

长治有鬼子的36师团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