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提前产生的摩擦(1 / 3)

阳泉外的战斗结束,鬼子撤回阳泉,独立团撤回平安县。

各营各连汇报战斗损失,及前线战斗情况。

整体而言独立团损失四分之一的主力部队,而鬼子损失了阳泉的大量物资,以及两个步兵大队、一个坦克中队的代价。

这还不算鬼子重炮支援部队,同样在阳泉扔下了几百人的损失。

这一次跟鬼子的正面交战,说不出谁胜谁负,算独立团赢了,那也是惨烈的胜利。

战士们面对鬼子的坦克、大炮,用生命去捍卫的胜利,这是值得尊敬,可也值得反思。独立团依旧缺少强悍的武器装备,缺少大军团作战的经验。x33

孔捷针对此战做充分汇报,由政委帮忙查漏补缺。

晋西北抗战进入防御阶段末期,而全国抗战也出现良好的转机,小鬼子兵力不足,无力支撑敌占区的扫荡及驻守任务。

敌后的游击队、抗日武装、抗日组织不断破坏小鬼子的敌占区设施,烧毁物资,炸掉运输线,进一步拖住了小鬼子的进攻步伐。

仅在国内战场,小鬼子有二十多个旅团的兵力,可近年提上来的战损报告,士兵的损失比例逐年攀升。

尤其以晋战区为主,死亡人数超过万人。

没有新的兵力补充,整个进攻线受阻,对各个根据地的进攻受阻。

用一句直白的话讲,小鬼子的日子也难过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独立团从战损中走出来,重新搭建平安县城的防御工事,修缮城墙。

一营损失最大,沈泉这边要下功夫抓紧补充兵源。

还需要考虑新兵的训练任务。

相较之下,二营的损失最小,上次和平镇的一战,是晋绥军楚云飞出了力。

青云镇一战,主要是三营的兵力。

可这次面对太原的重炮部队援军,二营也损失了几百人。

这样算下来,反而是三营损失最小。

不管哪个营,都是他孔捷的兵,趁着鬼子无力发兵根据地,抓紧修补各营损失。

孔捷现在是富得流油,打劫了阳泉的物资之后,要枪有枪,要子弹有子弹。

八路军自己的兵工厂也有产出,手榴弹、子弹的供给份额还在,他的独立团不缺这些。

眼下只要有新兵上来,能迅速的拉起一支队伍来。

可以说晋西北迎来了一片大好时光,没有鬼子进军的压力后,三个团可以充分发挥根据地,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