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沆瀣一气,结党连群(1 / 3)

大典当前,周真人的不依不饶,彻底激怒了武则天。

没错,周真人知道她最在乎什么,也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会咄咄逼人。

他是封禅大典的掌礼大司仪,若紧抓着“五行错行”之说不放,无疑会给封禅大典蒙上一层阴影。

其实关于太子人选,一直都是武则天颇为头痛的问题。

何况,当下并非立嗣的时机。

如今武承嗣的身体每况愈下,根本不是帝王之材;武三思和他相比也是半斤八两,在朝堂之中难以服众。

若贸然立武家子侄为太子,势必会引起群臣动荡。ъìQυGΕtV.net

再者,依周真人所言,侄子不会于太庙祭祀姑姑的话,也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

可是,就此低头屈从,立旦儿为太子,她又不甘心。

武旦被幽禁这些年,虽然不与群臣来往,居然还是如此得百官拥护——越是如此,武则天越是不放心。

一旦让他上位,以他这些年和武家的仇怨,肯定会大肆清算武家势力,哪还有武家的活路?

至少目前,并不是立嗣的时机。

尤其今天这个形势,颇有些逼宫的意味,这让武则天十分恼怒。

她武曌这辈子,从来就不吃这一套!

别忘了,这是武周王朝的封禅大典,怎么可能在此时,立李唐后人为太子?

这个周真人,真是老糊涂了!

原本,武则天并不想过于追究后殿失火之事,只要这次封禅大典顺利完成,她可以让他们将功补过,既往不咎。

没想到,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身为帝王,真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

想到这儿,武则天冷着脸,语气严厉的最后警告着周真人。

“周真人,旦儿已是皇嗣,一直住在东宫,你这么执意要求册立太子,究竟是何居心?”

周真人闻言,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看的很清楚,武则天一直以皇嗣为名安置武旦,不过是权宜之计。

皇嗣,皇嗣,对于武周帝国而言,只是皇帝的子嗣而已,并不特指太子。

武曌用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称谓,为的就是稳住他们这些李唐老臣,同时也给武周子侄们留有希望……

如今,武旦这皇嗣已经做了整整五年,一直被幽禁东宫,活的战战兢兢,这个皇嗣的地位,连个郡王都不如……

眼看武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