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 / 6)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自初夏时分林远走后,牡丹再次和他相见,已经是深秋时节。

牡丹的封禅劝表,摛翰振藻,凤采鸾章,尽述祥瑞之相,武则天龙颜大悦,当即传阅众臣,昭示天下。

又有武三思等人着力宣扬,大肆鼓吹,很快,朝野上下一片请愿之声,呼吁嵩山封禅,彰显大周国威。

接着,武三思效仿武承嗣的请愿之法,率文武百官、军队将士、和尚道士及文人名士等近万余人,联名上书,请求举行封禅大典。

于是,武则天欣然接受,命上官婉儿颁布诏书,下旨今冬腊月,嵩山封禅。

诏令一出,各项准备事宜就正式提上了日程,也做到了明处。

毕竟国之大典,凡事不得疏忽,冬官尚书武攸宁为了讨好皇帝姑母,干脆在嵩山安营扎寨,亲自督阵。

虽说他资质平庸,如今也被林远抢尽了风头,但毕竟是武家子侄,凭着这层血缘关系,他就能稳坐尚书之位。

何况,封禅大典这种事情,武则天还是只信任武家的人。

而林远,就是那个冲锋陷阵、出力干活的先锋。

这几个月,林远奔波在洛阳和嵩山之间,既要忙着筹建行宫、庙宇,还要兼顾紫微宫内明堂的复建,忙的晕头转向。

当然,牡丹也没闲着。

封禅大典,自然少不了各种法会道场,这几个月,洛阳各地的僧道尼医汇集一处,还有不少高僧名士应招而来,一时间嵩山熙熙攘攘,香烛缭绕。

武三思身为封禅使,主管一切封禅仪礼,但他和周真人不和,其中不少事宜还要牡丹从中调停、传达。

于是,牡丹就日日穿梭在山中各家道观、寺庙,也是不得空闲。

所以,她和林远虽然相隔不远,却也难得相见。

好在玉清观的杨真人也过来了,有了师父的帮持,牡丹这才轻松了一些。

——

这些日子,牡丹没见到林远,武攸绪倒是经常过来。

身为牛前卫将军,武攸绪负责陛下的出行安全,如此举国大典,自然更要精心安排,提前探访布置。

不过,武攸绪数次来往嵩山,除了公务之因,更多是因为他爱上了嵩山的云霞……

这武攸绪本就恬然寡欲,不好功名,奈何身为武家子侄,也有不少的不得已。

之前,他跟随牡丹去翠云峰之时,已然动了归隐之意,此